“枪还没做出来,但我可以先带二哥去看看火药。”谢亦云道,“明天就去,然后二哥就可以开始招兵、练兵。”
时人没见过火药,她说得再多,二哥也想象不出来,不如当面展示给他看。
“火药?”四堂兄问。
又是一个没听说过的新词。
“是。”谢亦云不想他追问,马上转开话题,“四哥,我有很多事要你做。”
谢亦风听到“很多”两字,正襟危坐,扬起笑脸:“七弟只管说,再多的事,我也给七弟办好。”
谢亦云:“多谢四哥,我知道四哥能干,所谓能者多劳,我就要多劳烦四哥了。”
“嗯嗯,你只管说。”
“我要建一些厂子,请四哥给我组织、监督。”
谢亦风想到小堂弟的糖果厂、酒厂、茶叶厂等等,眼睛发亮。
他小堂弟建的厂子,就没有一个能等闲视之的。现在听小堂弟的意思,是要建很多厂子,都交给他来管。
小堂弟这是该有多么看重他啊。
谢亦风笑容灿烂:“什么厂子?”
“猪厂。”
谢亦风笑容僵在脸上。
“还有养鸡场。”
谢亦风:“……”
谢亦松和谢亦然两人忍不住在旁边笑。
“还有玻璃厂。”
谢亦风来了精神:“什么玻璃?”
“一种透明的、平滑的东西,有许多用途。能够做窗户,比起纸窗、纱窗,屋子里更透明敞亮;能够做镜子,可以清晰地照出人的面容,可以做大的穿衣镜,把人的全身都照出来;能够做大棚、暖棚,有许多塑料大棚不具有的优势;能够做近视镜和远视镜,有些人书读多了,读坏了眼睛,看不清字,还有些老人眼睛看不清近处的东西,带上眼镜,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随着她的话语,谢家三兄弟都面色严肃起来。
他们的见识都不俗,从谢亦云的话里,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玻璃的巨大价值。
小堂弟说的任意一种东西做出来,都将成为世人的争抢之物。
谢亦云最后道:“玻璃还可以做一样东西,用在军事上,有如神助。”
谢家三兄弟的脸都绷紧了。
“是什么?”
第81章
对着三双询问的眼睛, 谢亦云回道:“是望远镜。”
望远镜。
谢家三兄弟回味着这个名字,二堂兄和四堂兄同时开口问。
“能看到远处的东西?”
“千里眼?”
谢亦云点头:“是。”
三堂兄紧跟着问:“能望多远?”
这个问题,谢亦云现在也回答不出来。能望多远, 要看他们能把望远镜研究到什么程度。
现代的军用望远镜,观察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这样的望远镜,他们肯定做不出来, 但有系统的课程一步步的教导, 观察距离在十几里之内的望远镜, 谢亦云还是很有信心做出来的。
不过在做出来之前, 她还是往保守里说:“七八里之内应该能行。”
她觉得已经够保守了, 三个堂兄却大受震动:“七八里?”
要真是这样,将领拿着望远镜, 可以直接观察远处敌方的动态, 观察地形, 从而做出战略部署, 同时,还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威胁, 敌方的一举一动都在将领的眼皮底下。
这可是真正的料敌机先了。
难怪小堂弟说, 望远镜应用在军事上, 有如神助。
四堂兄面色郑重:“七弟, 我一定给你把玻璃厂管好。”
谢亦云听着有点不对,赶紧强调:“不光玻璃厂要管好, 还有猪厂、养鸡厂,都要管好。我还准备建一个造纸厂,也交给四哥。……嗯, 暂时就这四个厂子吧。”
“四哥,你先帮我把这四个厂子建起来, 要人手找俞县丞,建厂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秦厂长,她管着糖果厂和酒厂,有经验。”
谢亦风答应。
第二天,谢家三兄弟都开始忙碌起来。
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谢亦风正在选好的准备建玻璃厂的地方观测,忽然听到平阳县城外一声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地面还有点隐隐的震动。
“怎么回事?”谢亦风问。
这么远都能听到声音,感觉到震动,动静可不小。
边上的人知道他是县太爷的堂兄,热心地告诉他:“没事,是我们县太爷要建新厂子,在做实验呢。”
这些天这声音响过十几次了,俞县丞派人在城里城外传告,说是县太爷做实验,要建新厂子,有点动静,让百姓们不要慌张。
听说县太爷要建新厂子,平阳县人个个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