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夫人对着付校尉,把事情一件一件地从头说起。
九年前,皇帝故意拖延粮草,以致三位云将军惨死,还有多少边兵战死,今年正月初五,太子授命易大将军暗下黑手,使得容知县、司空县尉、谢知县和江护卫差点丧命。
付校尉只听得目眦欲裂,握拳捶桌:“可恶!可恨!”
听说前些日子易大将军遭遇刺杀是裴言干的,连连赞叹:“是英雄好汉。” 又遗憾道,“怎么就没把他刺死呢?心脏怎么就长到右边去了呢?”
最后说到平阳县建立的军队,付校尉眼中亮光大盛。
“竟然有三万兵?”
“人手一把宝刀、宝剑?”
他望着谢亦云,眼中满是敬畏。
徐州人没叫错,这的的确确是位神仙县太爷。
争取付校尉的过程进行得很顺利,都不需要谢亦云和云夫人两个劝说,他就主动地说起:“这样的皇帝和太子,非要杀了他们才解心头之恨。云妹,你手上有这样的奇兵,皇帝杀害大将军和两位公子的仇一定要报。”
他看了谢亦云一眼,想到谢亦云悄悄地建立三万人的军队,肯定有反叛之心,于是也不顾忌,直接说道:“云妹,你带着兵杀上京城,杀掉皇帝为大将军和两位公子报仇,那太子也不是个好东西,一并杀了。”
又道,“可惜我要守在这里,不能离开,不然我就跟你一起杀到京城去。”
谢亦云连忙道:“杀皇帝报仇的事有云将军就行了,付校尉你可千万不要离开这里,你一离开,厉国兵就会闯进徐州。”
付校尉也知道轻重,连声答应:“谢大人放心,我就守在这里,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离开。”
接着他问两人:“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谢大人和云妹告诉我,我一定竭尽全力。”
谢亦云就等着这句话。
她看中了这块地方,想把这里作为练兵基地。
在这里练兵有很多好处。
第一,这地方安全,不会被人发现军队的存在。
据云夫人说,易大将军把付校尉等人派到这里来以后,不管不问,除了每月送粮草的人,再没其他人到这里来。
多好啊,这么大的地方,以后就归她了,练兵之余还可以让兵士们种田,自己自足。
第二,在这里练兵,再不用费劲巴拉地去找地方让兵士实战,多的是厉国兵让他们练手,还帮边兵减轻了防守的压力,一举数得。
第三,说不定因为有他们在这里,厉国兵不能越过边线,元正三十一年的那场兵祸就自动消除了。
小说里只写十八万厉国兵绕过吴朝二十万大军的防线,进到徐州内部,却没写他们是在哪里越过边线的。
如果是在这里,有飞云军在,绝不会让他们过去。
想定之后,谢亦云坦率地向付校尉说出自己的计划。
付校尉一口答应。
云妹要练好兵后去报仇,他当然要提供方便,而且这其实是谢大人和云妹在帮他。
本以为随着兵力的减少,不久之后,他们全部都要死在这里,现在一下来了这么多帮手,他们暂时死不了了。
=
两天后,谢亦云和云夫人带着五千兵士离开。
因为原先没想着留在这里,兵士们都没有准备,谢亦云打算把他们带回去,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再和大部队一起过来。
付校尉送他们,期期艾艾地道:“谢大人,你能不能给我们造一些刀剑?还有那种强弓,也给我们造一些,行吗?”
谢亦云很为难:“造刀剑和强弓都没问题,就是我们弄不到铁了。”
上次为了弄到给兵士们造盔甲的铁,她费了好大的力气,还请了裴言帮忙,又把容知县和司空烈调开,让云夫人打配合,好不容易才把事办成。
再要她从容知县那里弄出铁来,她可没那本事。
这里的边兵有一万两千人,要是给每人都造一把刀或剑,需要的铁不是一个小数目,另外箭头上也要铁,那需要的铁就更多了。
她把困难说给付校尉听,付校尉道:“铁我来想办法,不需要谢大人费心。”
那就好办了。
谢亦云道:“只要付校尉找来铁,要造多少刀剑和强弓都可以。”
付校尉大喜,眼巴巴地叮嘱着:“我很快就悄悄地把铁运到平阳县去,有劳谢大人赶紧给我造刀剑和强弓。”
谢亦云答应:“行!”
军队离开,走开老远,付校尉还在挥手:“谢大人,云妹,你们早些带兵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