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镇上做工的人一般都是天擦黑才回来,现在还早着呢,两人还没有回来。
“爹娘,我们来磨豆腐。”林父和林母坐在院子里剥玉米,大嫂没在,可能是到卧房里去了。
家里没有石磨,只能到这边来磨豆腐。
“哎,好好好,石磨就在那儿呢,你们两个会不会?如果不会的话,叫你们爹帮你们弄去。”林父和林母坐在院子里剥玉米,一边对着两人说。
林家的玉米昨天刚摘回来,玉米比他们家的多太多,堆得满院子都是。
林星笑了笑:“会的娘。”
自已家里就有石磨,以前他也经常磨水豆腐,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忘记了,他娘真的是瞎操心。
连父都打算起来帮他们磨豆腐了,又听林星说他们会自已磨,起了一半的身子又坐下剥玉米。
“行行行,那你们俩自已磨了,我和你阿爹忙着把手里的玉米给剥完。”
陆远和林星走到石磨旁边,把带来的已经泡发好的黄豆放到一旁,就开始擦洗石磨。
距离林家使用石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石磨上落了不少灰,使用之前还得要打扫打扫。
清理石磨自然是陆远在清理,林星就站在一旁看着边和林母他们说话。
“娘,家里的玉米今年多少袋?”都是一家人,问这些问题也不会觉得太见外。
即使不是一家人,关系好的邻家看到了也会问问。
林母边剥着玉米边说:“就十五麻袋,今年的天太热了,玉米没有去年长得好。”
去年的收成还不错,玉米就摘了十九麻袋,今年比去年少了四麻袋,喂猪倒是够了,但再加上鸡鸭之类的,还是少了点。
林星点了点头,他也知道今年的天气不好,收成也会不好,但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也没有办法,“比去年少了四麻袋,但也是不错的啦。”
林家的三个汉子很勤快,经常到地里去打理农作物,虽然收成并不是很好,但比村里不少户人家的好多了。
村里有不少户人家嫌天气太热,偷着懒,不想到地里去打理农作物,收成比去年不知道少了多少倍。
这些事都不用到村里去打听,走在路上都能看到哪户人家的庄稼长得好,哪户的长得不好。
林母也点点头:“是啊,虽然收成是少了点,但比不少户人家的好多了。”
原本比去年就少了四麻袋的玉米,林母原本还郁闷着,但听到林星这么说,她又想通了,心里不再有太多郁闷。
是啊,有不少户人家的收成比他们少多了,人还得是往开了看。
一边的陆远已经清理好了石磨,林星边和林母聊天,边用木勺挖着黄豆放到石磨上。
石磨是用石头做成的,磨水豆腐的时候是要转起来的,很重,一个人放黄豆,一个人转动石磨,这样就方便多了。
一勺黄豆一勺水,这样磨出来的黄豆就成了水豆腐。
磨水豆腐还是要一些时间的,两人整整磨了半个时辰才磨完。
因为加了不少水,之前的一小点黄豆,变成了现在满满一桶的水豆腐。
虽然说是满满的一桶,但煮熟之后也并没有那么多,只能有个两三碗。
这么多的水豆腐,肯定是够家里的三个人吃了,两人回去的时候,还拿了差不多要半桶,但不到半桶的水豆腐放在林家。
既然来都来了,不留一点在这里好像也说不过去。
林母原本是拒绝的,家里的黄豆多,也不差这一点。
但偏偏林星不听劝,执意要留一点在家里,林母又只能无奈收下。
第129章 馒头
磨完豆腐,差不多也该到了做晚饭的时间。
回到家后,林星就直接留在了灶房里做晚饭,而陆远则到隔壁院子里去喂家禽。
看到林星在灶房里忙活,吴笙自然是要主动去帮忙的,有了他在,林星也没有那么忙碌了,大部分都是吴笙在做。
吴笙没有煮过水豆腐,以前那里的家很穷,根本就没种多少黄豆,也舍不得自已拿来吃,都是拿到镇上去卖了,虽然他知道有水豆腐这种东西,但从来也没有煮过或是吃过。
他很想学,林星就在一边教着他做。
其实煮水豆腐很简单,只要把水豆腐全部都倒到锅里,没有沸腾的时候还不需要看着,只是沸腾了之后要在边上守着,不要让水豆腐流出来就可以。
等差不多要熟了的时候,再切一些青菜放到里面去就可以。
都不用怎么教,吴笙听着就已经会了。
他在看着水豆腐的时候,林星就到后院摘了一些青菜回来切断,等会水豆腐要熟的时候就放进去。
很多人煮水豆腐都会放一些青菜,这样使它的味道会更浓郁,也会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