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生了一张昳丽至极的面容,叫人说不出指责的话。
但这世间总好像是有劫数似的,在那个满地都是落花的暮春时节,张焉偏生遇见了崔琤。
“我生来就是这般。”他挑眉扬声道,“姑娘若是看不惯可以便看不惯罢。”
姑娘坐在马车里,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平静,甚至连纱帘都不曾掀起。
她柔声说道:“那倘若我就是不让呢。”
她的嗓音清甜,令人感到如沐春风。
张焉心中却响起一阵警铃,好似命运在告诫他快逃一样。
暖风轻轻吹起薄纱,当崔琤的面容显露出来时,他的气焰瞬时便消了下去。
那是他第一次在一位年轻姑娘身上瞧见这种睥睨天下的气度,他愣愣地退开,看着她的马车消失在朱雀大街上。
这也是张焉第一次意识到他并不是真的一无是处,他至少承袭了父母识人的能力。
他看见了,他的确看见了崔琤身上附着的神凤。
3.
雪愈下愈深,太极宫被深雪笼罩,连红色的宫墙都泛着一层灰。
稚幼的姑娘走在雪地里,寒风几乎要将她吹走,但她还是调皮地抓住下落的鹅毛大雪,快活地和小宫女们闹在一起。
那是哥舒昭第一次见到崔琤。
紫宸殿暖如春日,甚至带着几分燥热。
皇帝温和地笑了,他缓声道:“那便是令令了。”
他还不知道她的大名,却先知晓了她的小字。
长安的冬日不似灵武那般苦寒,初冬时哥舒昭常常见到她来,但到深冬时她就再也没来过,直到次年的春天才又过来。
巧的是,崔琤每次来他好像都能撞见,只是她大抵从未注意过他。
青年时哥舒昭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是皇帝在有意地促进他们二人间的事。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崔琤的目光自小时就落在了郇王身上,那么些年也没有移开过,她这样赤诚反倒让他更无措了。
他舍不得见她隐去笑容,舍不得她心有不甘。
崔琤为后的十年里,哥舒昭大半时间都不在京城,只偶尔会亲自送些知名的游医回来。
但她的病还是一日日地重了,她嫁给了心心念念的郎君,却并不幸福。
年轻的姑娘在所有的人眼下走向穷途,可那时边事正紧,哥舒越身死以后朔方大乱,深雪之夜他带兵征讨他的长兄。
鲜血染红了苍白的雪地,他站在城楼之上莫名想起崔琤怕见血的旧事来。
4.
刚入宫的时候崔琤就在紫宸殿住过一段,她反抗过、挣扎过,可每每脚还未落地就被李澹抱了回来。
“不会有人知道的。”他眸光潋滟,泛着鎏金色的辉光,神情中似还带着几分委屈。
李澹太会蛊惑人,他温声说道:“哪有新婚的夫妇分房而睡的道理?”
“况且,我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外室。”他颦蹙起眉头,似乎在很认真地跟她讲道理。
崔琤嗜睡得厉害,他没说几句她便又睡了过去。
她昨夜没睡安稳,眉宇间还带着些许倦怠,加之不愿听他冗长的叙述,很快就安然地进入了梦乡。
李澹有些无奈,但还是轻柔地在她的眉心落下一个吻,令内侍取来文书,静默地在她身旁翻看。
原先他时常为军务忙碌至通宵,现今连内闱的事也要处理,有时甚至连与崔琤共同用膳的时间都要缩减。
可他还是执着地改变自己的就寝时间,陪着她一道入眠,然后再早早地起身,等到朝会结束后再唤她用早膳。
若她仍是困倦,他便将矮桌放在榻边亲自喂她用膳。
半年后崔琤终于忍无可忍:“我是你夫人,又不是你女儿。”
在她的竭力斗争下,尘封已久的蓬莱殿终于再次开启,然而没过多久皇帝也一同住了进来。
崔琤眼睁睁看着李澹将紫宸殿的物什全都带了进来,玉玺和凤印放在桌案上,就好像交缠在一起的龙凤。
他白天做皇帝为家国事宵衣旰食,晚上替皇后执掌凤印处理庶务,夜间的时候还不忘哄着她入眠。
一日晚宴,有年轻贵女低声抱怨皇后安排不周,竟将她和最讨厌的人排在了一起,当夜其父便被传唤至延英殿。
皇帝端坐于高台之上:“不知令嫒对朕的安排有何不满?”
5.
崔琤在郇王府养病时很是无聊,好在冬日大雪至少还有雪景可以赏看。
宫人内侍不敢怠慢,可她本就孱弱又大病初愈,也不敢纵着未来王妃玩闹得太过,因此很是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