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兰舟(92)

作者:玄子枵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吐谷浑的确是一大患,秦泛不信慕容啸隽真能遵守五十年之约。

所以未来晟国与吐谷浑之间必有一战,或者说她与慕容啸隽之间也必有一战。

秦泛知道上次能胜了慕容啸隽,有运气的成分,若再来一次,孰胜孰负,便不好说了。

吐谷浑不仅有慕容啸隽,慕容尧也不容小觑。

可放眼整个晟国,却无一可用之才。

即便崔云是个可塑之才,可若让他去攻打吐谷浑,也还差些火候。

所以即便知道这十一人之中,有近一半的人,未来或许都是她的敌人,她也会毫不保留地教他们兵法策论。

先国后家,无外忧,才能安心内斗。

秦泛原先的副考官,若考究起来,隶属礼部。

一旦负责十一人的训练,甚至是针对吐谷浑的作战训练,便隶属兵部了。

不过秦泛却不隶属于任何部门,她只用听从晟颜卿一人的话。

而秦泛的大红色官袍,也终于换成了盔甲披风。

武举结束后,杨迟衣去洛城调查洛城刺史之事,也尘埃落定了。

说是查案,但实际上只是走一个流程,所需的定罪证据早已上奏,杨易达最终被斩首,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这个流程由杨迟衣来走,既可以将杨府从此案撇清,也能为杨迟衣贴上一个大义灭亲的殊荣。

或许因为杨易达并非杨迟衣亲子,又或者他原本便是杨迟衣的权力工具。

所以当他做了危及到杨家利益的事时,便会成为一个随时可弃的废子。

杨家是世家大族,与崔家不相上下,但到了杨迟衣这一代却逐渐衰败。

尤其杨迟衣的三个嫡子,更无一人可堪大任。

未免杨家在他的手中葬送,杨迟衣便从外面挑选聪慧之人,认作义子,从小养在身边,悉心教导。

杨易达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更是通过杨迟衣设置的层层筛选,从数百名孩童中脱颖而出。

杨迟衣一面对他寄予了厚望,一面又担心他非自己亲生,羽翼丰满时会超过了他,所以又时常打压他。

杨易达便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长大,直到他考中状元,娶妻开府才真正离开了让他水生火热的地方。

可十几年的习惯早已养成,他一面抗拒着杨迟衣,一面又希望得到他的认可。

杨易达虽然顶着杨府四少爷的身份,但只有他知道他这个四少爷甚至不如杨府的下人。

平日里的吃穿用度虽然不会被苛待,却也不会有多余的银钱。

立府搬出去后,各项开销,人情往来更多,他那微薄的俸禄根本不够。

而杨迟衣又是一个喜欢大排场的人,逢年过节他回杨府看望,带的礼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也只能利用官职之便,做些牟利之事。

这些朝中的大臣基本上都做过,也算是一种隐形的俸禄。

随着他的官职越高,能做的事也就越多,每次送去杨府的银子礼品也就越多。

杨迟衣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送上门的财,他向来不问来路。

况且有他这个辅政大臣在,他的门生更是遍布朝野,即便有一天事情败露,他也不信有人真敢查下去。

可没想到最后是他亲自来查,且是他自己求来的。

杨易达在得知杨迟衣是他的主审官时,原以为他是来救他的,直到他在牢房里见到他才知,他是来亲自送他上路的。

小时候他跟着杨迟衣进了杨府,以为自此就有一个家了,没想到他依旧是外人。

即便他为这个家做了这么多,依旧随时可弃。

或许是哀莫大于心死吧,又或者他想在死前为杨迟衣做最后一件事。

杨易达交代了他这么多年做过的所有的事,并交出了与大臣们平日往来的所有账本。

除贩卖私盐,他们还一起贪污受贿,买卖官职等,所涉银两现银便有上万两,加上田产、房产、商铺等,不可估量。

不知是杨易达有所隐瞒,亦或担心若他的事情败露后会牵连杨家,所以从不与杨家人往来,账本中有记录的官员,竟全是和花渊微有关。

此次涉事官员,除杨易达之外,还有十七人,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此案一过,杨迟衣和花渊微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因杨易达是正三品官员,即便定罪,也需押送回京,由圣上亲自下旨。

或许是不愿进京,杨易达自缢于洛城的牢房中。

至死,他都没有做过一件抹黑杨家,让杨迟衣丢脸的事。

杨迟衣回京上报后,晟颜卿念在杨易达主动认罪,又交代出所有涉事官员,赦免其家属,并准其保留全尸。

杨迟衣吊唁杨易达时,第一次反省他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上一篇:四五六下一篇:沥血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