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葳忽而发觉,文昭给了她很多新鲜的感悟,带着她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第一次。
她甚至萌生了一丝僭越的奢望,若这人真是她的姐姐,该多好啊。
望着远去的花灯,云葳意识飘忽间,秋宁已然推着文昭来到了她的身侧。
文昭麻利的放走了手中的花灯,云葳都没来得及看,这人的灯上写了什么愿望。
“许了什么愿?放走了便可以说了。”文昭甚有耐性的跟她攀谈。
“殿下呢?”云葳俏皮的将问题还了回去。
文昭轻嗤一声,“四海咸宁,万家灯火。这也要藏着掖着?”
“臣没您这般气魄,都是小女儿心思,不值一提,不说了。”
云葳吐了吐舌头,拔腿就溜,心底对文昭的好感却又增加了几分。
槐夏在一旁偷摸与文昭低语:
“婢子瞧见了,才不是小女儿心思。云姑娘写的是东风入律,时和岁稔。”
文昭凤眸一怔,这丫头人不大,愿景不小。
不为自己求个期许,却顾念着黎民富足安泰,当真新奇。
“你跟上她,”文昭给槐夏递了个眼色,而后又命随侍拎了个兔子灯,提笔便落:“平安喜乐,岁岁康宁。”
云葳自己不写,她就给人补一个好了。
“还想往何处?”放过小灯,文昭追上了脚步匆匆的云葳:
“今日难得消遣,过两日便要启程归京了。孤身体不便,路途上会耽搁的久一些,无趣是在所难免的。”
云葳垂眸思量半晌,只傻乎乎摇了摇头,她的脑袋里对于消遣事,实在没有什么见解。
“那便回马车上。”
文昭淡然吩咐,一行人匆匆来,又匆匆去,马车悠悠的驶离了火树银花的上元夜市。
不多时,车马复又停驻。
云葳有些纳闷儿,正欲掀了车帘去瞧怎这么快就回了府上,文昭直接抬腕制止了她的动作:
“不必看了,此处是宁府外的长街。”
“殿下?”云葳有些不高兴,文昭并未与她说过要来此处。
“夫人送了手书给孤。”文昭不疾不徐的解释:
“且你入京后,不知要与宁烨两地分隔多久,该见一面的。去吧,不想久留就出来,孤便不进去了,在此等你。”
云葳的眸光有些飘忽,闷头下了马车,宁烨一早便在府门处候着了。
“夫人。”云葳躬身一礼:“惜芷来过了,入夜天寒,您早些回去休息吧,时候不早,便不搅扰了。”说罢转身便要往马车上跑。
“葳儿?”宁烨眼疾手快,近前把人拉了回来,与人附耳低语:“有话和你说,进来坐一会儿。”
听着宁烨一本正经的口吻,云葳选择了妥协,随人抬脚入了庭院,便立在了小径边:
“不好教殿下久等的,您有话直言。”
“书房说。”宁烨健步如飞,先一步朝前走去。
推开书房的门,一股汤圆的馨香气味萦绕鼻息,云葳惊觉,自己好似又被宁烨摆了一道。
果不其然,宁烨去火炉上舀了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兀自招呼着:
“红糖桂花,玫瑰榛果,黑芝麻三个口味,过来尝尝,暖暖身子吧。”
“何必呢?”云葳掩了房门,却未曾近前一步:
“我与您,在十四年前的今日便断了羁绊,独自存留于世间。我无意认您,您也不必再做这些。您有女儿,她很可爱,不是么?我今夜不想见您。”
宁烨捏着勺子的手微微抖了抖,轻叹一声道:
“当真要入京去吗?若我猜得不错,你与云相约莫彼此尽皆不能相融,是也不是?”
“要去。”云葳回应的简明。
“过刚易折,你这性情,我放心不下。”宁烨背对着她:
“云相在京耳目遍布,他毕竟是你的血亲,莫明着起冲突。有机会见你舅舅一面,他先前不知你的身份,当云景是我的亲骨肉。他会护着你的,可以信他。”
“这是我的事,不劳费心。”
云葳转身握住了门把手:“即便所有人都抛弃我,我也会为自己活着的,我惜命。告辞了。”
房门开合不过转瞬,云葳大步流星地走在宁府的石径路上,借着乌黑暗沉的天色,遮掩着脸颊垂落的两行清泪,抿着嘴没让自己发出一丁点的声响。
来去不足半刻,云葳裹着一丝凉气钻进了文昭的马车。
文昭的视线随着人游走,直至云葳落座,都未曾瞧见云葳低垂羽睫掩映下的眸光。
等了须臾,见人不发一言,她便直接吩咐:“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