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便是那些
赞同票盐法的清流一脉士大夫,也非常不耻梁国公府投机取巧的心思。
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便在这各方思量权衡利弊之后,弄得梁国公府里外不是人,顿时陷入了挑拨皇子包藏祸心的尴尬境地。
想到这些,霍青毓便有些坐不住。只想着赶快回到梁国公府找那小傻瓜说道说道,可千万别再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四十三章
霍青毓赶回梁国公府的时候,胡菁瑜正在家里张罗着螃蟹宴。正是九月秋里,有底下人孝敬了两篓子大闸蟹,一只都能有盘子大小,端的膏肥肉满。把个胡菁瑜馋的不行。站在大堂里一个劲儿的犯嘀咕:“倘若这会子有辣椒,我就给你们做香辣蟹了。”
可是没有辣椒,总不能把茱萸炸了当辣椒油,上回做凉拌面时胡菁瑜倒是让厨房炸了一瓶子,霍家众人吃着倒不错,唯有胡菁瑜自己个儿嘀嘀咕咕,说是味儿不对。
霍青毓轻笑一声,迈步进了正堂。正在大堂里蹦蹦哒哒彩衣娱亲的胡菁瑜一下子转过头来,笑容粲然的问道:“姐姐又去外头玩,也不带我一个。”
几个小辈的弟妹侄子侄女儿们闻言,也跟着抱怨,只说霍青毓不疼他们,就连霍青霄都凑趣儿的埋怨她是自己个儿吃独食。
霍青毓莞尔一笑,撩着衣摆在一旁坐下来,便将从春娘那儿听来的事情说给大家听。
又是两淮盐政亏空,又是户部二品大员阖家大小被山匪杀害,有心人联系前后两桩事儿,都晓得这里头不寻常。
众人不免大惊失色,唯有霍青霄看了霍青毓一眼,若有所思的道:“你的消息倒是很灵通。”
朝廷连徐涣卿被杀的消息都还没收到,霍青毓这头儿竟然连细枝末节都打听清楚了。这份情/报搜集的能力,可不一般,
霍青毓听了这话,便笑道:“……也是春娘她们认得淮南府府尹的姨太太,又知道江南官场盐政里头的猫腻,所以知道的多了些。”
是啊,江南一带盐商富裕,朝廷想要管理盐道,也须得这帮盐商支持。再加上盐商喜好瘦马,或是自己享用或是调/教妥当了送人……这一来二去的,整个江南官场富户豪商的内宅外宅里头可不都是瘦马。据说前些日子有江南的官儿回京叙职,为了讨好太子殿下,还孝敬了几个熟音律会歌舞的美人儿。如今正得宠呢!
说起来,这徐涣卿也是太子的门人,还是太子非常器重的一个门人——如若不然,当初太子也不会举荐徐涣卿赴任两淮盐政。
如今徐涣卿被杀,继任的两淮盐政张明义又爆出盐政亏空近千万两……也不知道太子如何作想。
可不管怎么样,朝廷眼见着又要起波澜了!
思及此处,齐国公不免叹了一声,道:“今年可不是什么好年景啊,二月刚出了春闱舞弊,如今又闹出盐政亏空,桩桩件件都跟太子有牵扯……”
总觉着这背后有一只手,在故意针对太子似的。
梁国公府众爷儿们们相视一眼,很默契的没再多说。
“孤的几位弟弟都长大了。”
人大了,心也大了!
东宫,身着常服的太子殿下瞧着书案上摆着的一封密信,不觉冷笑。
“叫他们给孤查,仔仔细细的查!孤倒要看看,孤的哪个弟弟,这么有本事有胆色。”
连朝廷二品大员都敢杀!
第四十四章
东宫里头,太子一边儿感叹着“总有弟弟想要害孤”,一边儿吩咐下属暗中详查此事。
而在梁国公府内,胡菁瑜则抱着被褥非要跟霍青毓秉烛夜谈。
霍青毓实在磨不过缠人的胡菁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胡菁瑜乐颠颠的把自己的铺盖放到霍青毓的床上,兴致勃勃的跟霍青毓讨论起前儿去昭阳公主府赴宴时,偶遇了几位皇子的事儿。
虽然霍青毓三令五申,不许胡菁瑜同皇子公主们相交过密,以免再被人利用着掺和进皇子争储之事。可有些事情你想避开,人家却巴不得凑上来。
好在胡菁瑜只是性子单纯了些,为人还算听话:“我听你的,只跟他们说了些家常没用的事儿,其余的一概不提。可我瞧着他们倒是听的津津有味,昭阳公主还赞我言辞机敏,说话风趣来着。”
霍青毓闭着眼睛听着胡菁瑜的碎碎念,只当是催眠曲儿,没一会子就睡着了。
其后几天,京中看似相安无事,可嗅觉敏锐之人都能感受到这平静之下的暗潮涌动。
果然,在月中的大朝会上,便有江南八百里加急,新任的两淮盐政张明义奏鸣两淮盐政亏空的折子终于到了京城。与此同时,户部二品大员徐涣卿在叙职途中满门被害的消息也传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