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小男孩蹲在这几级石阶中最低的一级石阶上,将手里的木头珠子屈指弹向上一级石阶,将那石阶当作挡板,玩得不亦乐乎。
古阿姆就住在石阶下方,临街的石屋既是家,也是点心铺子。
那时的古阿姆四十多岁,平平凡凡的脸上并没有亲切和慈祥的感觉。
但于顽很喜欢去古阿姆的点心铺子买庆芸糕。
他不像其他人那样会因为古阿姆索然无味的性子而不待见她,他在一次接触过程中无意间窥见了古阿姆的秘密。
从不离身的袋子里装着古阿姆害羞于让人知道的心思。
茶市街的人都知道古阿姆早些年是嫁过人的,只不过因为生不出孩子被男人一纸休书给离了。
好长一段时间都有长舌之人老喜欢在古阿姆家附近说着难听的话,以至于后来娘家也容不下她,将她赶了出来。
后来古阿姆把自己当年的嫁妆当了,在茶市街开了这唯一的点心铺子。
古阿姆不喜欢小孩子,这在茶市街不是秘密。
但于顽知道她不是不喜欢,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很喜欢小孩,因为她自己生不了小孩,怕别人因此再说什么难听的话。
第十一章 《古阿姆的口袋》
点心铺子附近的孩子总是会幸运地捡到各种小玩具,还都是新的。
古阿姆在给客人装点心的时候总是“出错”,不是多一块其它口味的小糕点,就是重量多了一二两。
街上的人以为去古阿姆那里买点心能占到便宜,所以即便大家不待见古阿姆,她的生意也挺好。
甚至那些到茶市街来买茶叶的客人也都喜欢顺道来她店里称一包点心带回家。
用点心来佐茶,口味是很不错的。
只有于顽知道,古阿姆的算学学得很好,买卖从不出错。
只有那些家里有孩子的人来她家买点心,才会出现多出东西的情况,那些对小孩不好的人从来遇不到这种“好运”。
孩子们捡到的新玩具都是古阿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放在角落里的。
它们平时都藏在古阿姆的口袋中。
……
一节课的时间不长,但尹行健生动地将课文变成了全息场景,让顾鸣一下子理解了课文的全部内容和作者于顽想要表达的情感。
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那时的人,还听到了那时的声音,甚至感受到了那时的阳光。
不过中二少年的思绪总是跳跃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诡将哥哥,你还能影响到我的触觉?”
这样的话为什么前天晚上没有帮他取暖呢?
虽然身体够壮扛得住,但早上起来还是有冷的感觉。
尹行健一下子就知道少年想问的是什么了,解释道:“诡影响的只有脑电波,能让你的中枢神经得到错觉一样的触觉反馈。
但你的身体并没有真的变暖和,这是两码事。
如果我欺骗你的中枢神经让你觉得自己不冷,那么即便温度已经低于你的承受能力,你也不会醒来。
反之你如果被冻醒,站起身活动活动,也许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
顾鸣恍然大悟,“所以说这种‘感觉’其实是自欺欺人。”
尹行健见误会解开,表情一松,“是。”
这时讲台上传来声音,“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老师,作业是什么?”
“对啊,老师,你忘记留作业了。”
“老师,今天是不是没有作业?”
……
面临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询问,老师諵諷的眼神中出现了坏笑,“才第一节 课,急什么?等放学的时候再说。”
然后老师抱着教案潇洒地走出了教室,留下身后一片哀嚎。
通过一天的学习,顾鸣发现每一节课尹行健都有办法把它们变得生动有趣。
历史课就是真实历史场景还原,而且因为是原班人马“出演”,该有的气势,该有的紧张,那是电视剧拍马都比不上的。
地理课就是实地讲解,让顾鸣好像真的到了书中提到的地方。
政治课,尹行健用实际场景告诉顾鸣什么叫理论源于实践。
将当初先辈们得出这些理论的历史背景演绎给顾鸣看,看了以后,顾鸣自然而然就将知识点记在了心里。
数学他已经学过,不需要再学。
外语,这边倒是没有英语,这边的鄂多语对顾鸣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语言。
不过一来有原主在一到九年级打下的基础,二来尹行健直接给他模拟了一个鄂多国的生活场景,让他很快就记住了新的单词和语法。
“诡将哥哥,你怎么不仅知道九鼎这边的知识,连国外的都知道啊?”
尹行健淡然道:“常人一生几十年,也有游历百国,习十几门语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