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锡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正玉的脸色,见她面色如常,不知为何,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妙的预感,但话既然已经说出口便收不回去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但锦书一个小丫头片子,您都能答应她不用她去联姻。难道我在您心里就那么一文不值吗?”
李正玉静静听他说完,轻轻将茶杯放在了桌子上,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第31章 听说家主爱慕我(四)
“跪下。”李正玉轻声道, 语气平静,分不清喜怒。
李九锡从椅子上站起来,抚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干脆利落地跪了。
“你面上功夫做的倒是不错, 还懂得敬着我。”李正玉抬了抬手, 李九锡顺从地膝行上前。
李九锡低垂着头, 余光察觉到李正玉想将手伸向他,但半道又收回手甩了甩, 像是差点儿碰到什么脏东西, 心中不由一痛。
“但我刚才可算是知道你平日里是怎么腹诽我了,‘小丫头片子’, 我没听错吧?”
李九锡猛然抬起头, 语气急促:“那不是说您。”
“有什么区别?我和李锦书同为女人,且都比你强, 强得多。”李正玉神情淡漠, 居高临下地望着李九锡,“自己掌嘴, 跪着打,你应该还记得打几下吧?”
李九锡嗓音滞涩:“心怀毁谤、出言不逊、忤逆犯上,三十下。”
清脆的巴掌声回荡在室内, 李正玉将桌上的茶盏重新端起,啜饮了几口,等声音渐渐止息了,她抬起眼睫,李九锡脸上已满是青红的巴掌印子。
“我到底还是心软, 上次没直接把你打死。呵,起来吧, 你价值太低,跪在我面前也没什么趣味。”
李九锡闻言,扶着膝盖缓慢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他不敢再坐回座位上,垂首默然站着。
他到底没有在朋友面前说真话,他借大哥的名头挪用慈善基金的钱,犯了李正玉的大忌,她不仅剥夺了他对公司的掌控权,还用家法把他打了个半死,连大哥都不敢为他求情。
按大哥的话来说,李正玉没有直接送他归西,已经算得上是格外开恩了。
“你的婚约是早年间便定好的。”李正玉抬手在桌上轻点了几下,回归正题,“与贺家联姻确实对李家有好处,我不会否认这一点,也不会说什么你用了家族的资源就要有所回馈这样的废话。”
“李九锡,是你的能力决定了你没有多少反抗规则的空间。你抛不下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想要自由,这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李九锡知道李正玉的每句话都是对的,但这些话未免也太露骨了。他沉默了许久,恍惚间有些怀疑自己的酒是不是还没有醒,不然脑子里怎么一团乱麻。
是啊,他的能力不仅与大哥有天壤之别,甚至比不上现在已经在商界小有名头的李锦书。
“如果我改呢?”他以前确实怠惰又荒唐。
“那不关我的事,但想必你哥会高兴。”李正玉道。
李九锡屡屡触犯她的禁忌,她已经完全放弃这个人了,不过是看在李元辰的面子上才最后与他说上几句。
“好,我去兰省。”李九锡心中酸涩无比。
李正玉嘴边浮现淡淡的笑容:“我让雪莹送送你。”
“家主找我来,就只是为了说这一件事吗?”李九锡看到她一副关门送客的样子,明明脸上胀痛难忍,情急之下仍脱口而出道,“听说您督促着他们改了《乾元秘史》的剧本。我这里有几个版本,可以供您借鉴一下。”
李九锡见李正玉神情散淡地垂眸饮茶,没有阻止他的意思,深吸了一口气,终究是鼓足了勇气:“绿江有一篇同人文是这样写的——乾太祖与长乐公主并没有血缘关系,长乐公主其实是李家的养女。”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互相欣赏、互为知己,彼此间的情谊早就不言自明。但当时的乾太祖还没有资本挑战世俗的眼光,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长乐公主嫁人。”
“之所以从清贵文臣成为西厂提督,是因为她无法再忍受心爱之人做别人的妻子。她掌握权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促成了长乐公主的和离。”
成为西厂提督是乾太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此事为什么会发生,学者们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她当时还忠于新惠宗,因此愿做他手中利刃肃清官场;还有人认为她那时便已阴蓄政治野心,以此职位为排除异己、构陷大臣的工具和染指兵权的跳板。
这个同人文开的脑洞,让李正玉身后一直充当背景板的王雪莹都不由长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