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皇后, 贵妃、德妃、贤妃、明妃都跟着来了。”
承桑意歪了歪脑袋,露出纯良的笑容,“让皇后进殿。”
皇后领着四妃浩浩荡荡进殿,吵闹的殿宇都安静下来了。皇后是他们选出来的, 皇后的品性,他们比皇帝都要了解。
皇后站在殿内,眉宇如画, 她先给皇帝太后行礼,转身问邵循,“广陵王杀秦昭仪一事, 可有确凿的证据?”
邵循揖礼, 答道:“证据确凿, 有证人。”
皇后问承桑意:“陛下,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会偏袒自己的亲弟弟吗?”
“皇后,后宫不得干政, 你在说什么?”太后勃然大怒,“你瞧你什么样子, 哪里还有皇后的仪态。”
皇后撇撇嘴,转眸看向太后:“后宫不得干政, 您怎么来了?还有死者是后宫的人,我是皇后,还管不得吗?”
太后被言语刺得一怔,皇后直勾勾地看着她,“我来,是想为秦昭仪求个公道罢了。今日若不管不问,改日死的会不会是我这个皇后,您说,我该不该未雨绸缪呢。”
她将自己的想法直接说出来,震惊朝野,更是堵得太后哑口无言。
太会外强中干,端起太后的威仪:“刑部屈打成招,皇后休要危言耸听。”
“证据就在面前,太后你说屈打成招,那刑部辛苦审案得来的证据都没了用处,朝堂岂不是大乱吗?”皇后笑吟吟地同太后辩驳。
来之前,贵妃教她一言一语。最熟悉太后性子的不是她的女儿,而是她的侄女儿。
“皇后,广陵王与你有何冤仇,你要这么陷害他。”太后怒到胡言乱语,脸色涨得通红,“皇帝,你这个皇后可真是厉害呀。”
承桑意照旧甩锅:“这是朝臣替朕选的皇后,朕觉得甚好。”
殿内的苏时几度想要出列说话,都被父亲阻拦,她望着殿内瘦弱的背影,紧紧咬牙。
邵循怔忪,眼前的女子与昨晚俏皮的救命恩人,极为不同。眼前的女子的皇后,是国母,举止稳重。
她垂眸,敛下异样的情绪。
皇后笑吟吟地与太后辩驳,将事情往大了扯,能扯多大扯多大。
眼见着太后无话可说,她又开口:“刺杀朝廷命官是大罪,若不加以惩处,日后这些大人们出门会不会害怕,在家里会不会害怕呢,毕竟刺客不会受到处罚的。”
一句戳中重点,人人自危。
太后看着皇后那张伶俐小嘴气个仰倒,她竟不知顾家的女儿伶牙俐齿。豁然间,她想到老道士的话,皇后身上有妖气。
她死死盯着皇后,突然间,眼睛一翻就晕了过去。宫娥大叫,“太后昏倒、太后昏倒了。”
皇后莫名,还有昏倒这一招呢?
自己要不要也晕倒试试?
皇后天真,还是晚了一步,已有人去喊着请太医,匆匆将太后扶了出去。
承桑意这才懒洋洋地吩咐道:“刑部缉拿广陵王,任何人不得去见他。”
一场闹剧这才安歇下来,皇后抬眸,来不及笑就见到邵循走来,她朝她挤挤眼睛,俏皮可爱。
邵循肃然的面容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容,带着几分无可奈何,她上前行礼,“殿下此举,无异于将自己丢入沸水中,难以脱身了。”
“本就在沸水中了。”皇后不以为然,自己就是一狐狸罢了,有甚可怕的。
她反而鼓励邵循,“我救你也是因为你不畏强权,你若害怕,我也不会对你另眼相看了。”
邵循面色精彩极了,贵妃走来,将皇后拉走,“陛下盯着你,你和邵循说什么呢,太后晕倒了,赶紧去看看,若不然她们会说你不孝顺。”
皇后撇嘴,真是麻烦,狐狸一族,弱肉强食,哪里有这么复杂的事情。
她被迫去偏殿见太后,太医进进出出,陆院正也匆匆赶来。
五人站在角落里看着太医忙碌,明妃说一句:“我忘了带吃的,有些饿了。”
皇后看她一眼,悄悄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糖,递过去,“很甜。”
明妃诧异,伸手接了过来。贤妃伸手去摸皇后腰间的荷包,“还有吗?”
“你别摸我,我给你……”皇后怕痒,捂住自己的荷包,瞪她一眼,“都有、都有。”
皇后大方地一人发了一块糖,五人嘴巴出奇地一致抿了抿。
承桑意忧心忡忡地走进来,一个脑袋两个大,走近就闻到一阵甜腻的味道,她扭头看到五人,“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