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89)

过了几日,徐德瑞上书奏请告老还乡,李淳虽有挽留但徐德睿执意如此便只好同意,不久便拜杨绅为相,之前吵得不可开交的三省六部一事亦被搁置,御史台的奏折纷纷针对这个不学无术的毫无才德的丞相。

李淳召杨绅入了太极殿,将这些奏折悉数摆在他跟前,颇为无奈的说道,“丞相可是好好看看!”

“臣,臣,”杨绅俯身行礼,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辩驳,自己作为皇

亲国戚如何做个丞相都被骂!这些御史当真是卑劣!

李淳朝杨绅摆摆手,“某知你难为,目前丞相立威迫在眉睫呀!”

“还请圣人明示!”

“如今朝中对于某多有偏颇,丞相需谨慎防着这些朝臣私下仍惦记着齐王废太子之众,”李淳兀自轻笑道,“特别是刘明仲之子,吏部尚书刘敏。”

杨绅顿在原地细细思量着,可还是没有明白圣人的用意,上前走了几步轻声问询道,“圣人之意?”

“若不得用,便杀之!”

杨绅忙点头称应,此番可以好好整顿一下这些朝臣了。

“再有一事,还要丞相亲历为之,自汉以来佛教入我中原,梁武帝一朝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且沙门历来免除租税徭役,青年儿郎投机取巧而入了沙门荒废了耕地,朝廷少了徭役,于国实在不幸,”李淳历来不喜佛教,沙门脏污纳垢扩张寺院与国不利,只是当时先帝笃信佛教,她这才不敢言明。

“将僧侣全部还俗,若不从者杀之,将那些寺院中的良田纳入国库,”杨绅这回总算反应过来,忙回道。

李淳笑着点头,“此事依丞相做主,沙门之中还是少了杀戮为好,毕竟太后笃信佛教,指不定太后还会怪罪于某,是我故意为她为难。”

“此事臣定当竭力为之,太后若有微词,臣会安抚太后,圣人无须担忧,”杨绅笑道,当时因着宋槿阑一事,他便太后安置在了寺院,每日听着那些僧侣诵经头皮都麻了,倒不曾想自己亦有一朝得以整治他们。

今日的天色格外好,李淳出了太极殿,看着清宁宫的方向,兀自叹息一声,“尔后某便要仰仗丞相了。”

“臣愿为圣人肝脑涂地!”

“丞相严重了,”李淳揉了揉眉间,“丞相入阁后拟旨,某要册封乌央为贵妃,立李络为韩王。”

“是,”杨绅眼眸中的激动难以掩藏,他的儿子封王了!太子之位亦是指日可待,如今他是已是相父,若是李络继位,指不定自己封王亦或是……心中更是一阵狂喜。

李淳脸上亦是笑着,只是微扬的唇角没有一丝温度。

第51章 对峙

杨绅在长安城内开始了大肆的屠杀, 但凡与刘明仲相交与齐王、废太子关系密切的朝臣都遭受到了关押亦或是谋反之名处置。而朝堂之外的寺院亦是如此, 一些不愿还俗的僧侣静坐在寺院前静坐诵经,但凡抵抗着若是不从, 便命羽林军杀之!

佛门一事愈演愈烈,太后与朝臣一起奏请圣人, 可李淳这厢无动于衷, 连朝会都称病了。自从册封了乌央为贵妃后, 李淳便一直住在南薰殿,帝王闺房之事虽涉隐私可独宠一人朝纲会乱便不再是帝王一人之事, 恳请圣人选妃的奏章便一股的入了丞相府,见无所动奏章更是入了宋槿阑的宫里。

“扔了,”宋槿阑见阿楚手里拿着的奏章,便说道,跪坐在蒲团上教十五写字。

与朝廷有关的事物, 宋槿阑皆不理,清宁宫里不是她带着十五, 便是偶尔来此的李善, 自从恢复记忆后对着李善她心里的愧疚便愈加深, 而对李淳的恨意也越深!她封了贵妃,她立了韩王, 她整夜都留宿在南薰殿, 皆让她起不了一丝波澜。

“阿娘, 十五困,”十五松开抓笔的手, 向后倒在宋槿阑身上。

宋槿阑宠溺的揉揉十五的头,“好,那十五休息会。”对于乌央差点杀了她一事,她反而不曾在意了,那个女子毕竟是孤苦的,太后制衡与她,只怕也难逃那宿命。

“十五想阿爹,”十五带着祈求的眸光看向宋槿阑,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阿爹了,阿爹会带她骑马,会抱着她去太液池游湖。

宣纸上十五留下的墨迹一点点染开,宋槿阑沉吟了一会,“十五可是想出去玩了,一会阿娘带你去姑姑宫里,可好?”

“不要,我要阿爹!”十五不开心的说道。

“好,那让阿楚送你去找阿爹,好吗?”宋槿阑终是妥协道,至少对于十五还是李淳还是宠爱的,只是心底她是抗拒的。

唤了阿楚过来,宋槿阑让其带着十五去了太极殿,她独自一人坐在空荡的清宁宫,为何这般时候总是心痛得想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