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40)

林间小道安静幽深,仲宜领着六人在前头看路,好方便后方的军士前行,最累的也自然他们,便每半日轮一岗,今日便轮到了李淳和杨荣一纵。

见这两人不说二话便接过了砍刀,仲宜心中不由惊讶了一番,早缓过神来的方濮一直惦记着李淳的救命之恩,也加入了开路的队伍。

程都尉本也是满腹怨言,可看到众军士都在埋头行路,早没了方前的浮躁,便也没有了动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太子若问起自己便好生应对就是。

再有一日便能下山了,李淳从中挑出了一支先锋营,由仲宜领着掩着月色前去探了探路,由于离庸州路近,夜里也不能生火,将士便靠在一起,人多也有了几许暖意。

到了后半夜,仲宜才率人回来,这一路下去只能燃个小小的火把,一路下来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如何?还有多远的路程?”李淳问道。

大家围成一个圈子,将那小火把竖在中间。仲宜松了松铠甲,这才答道,“约莫有半日功夫,李兴的驻军就在松山底下,约有千人左右,若是我等现在出发,卯时定能到达,将他们杀个措手不及。”

“徐参谋,让大家现在起来,”李淳说道。

“将军,不若我等先率一支先锋营过去,人数太多反倒不适合突袭,”徐参谋提议道。

李淳想了想,“也好,你速速前去安置。”

“将军是想亲自率领吗?”仲宜问道。

“你们先去休息下,稍后再跟上来,”李淳戴好头盔,将身后的弓箭取下交于一支候在一旁的方濮,“好生保管着。”

方濮一听将弓箭直接放到了仲宜怀里,“将军,属下要跟您一起前去。”

李淳迎着微弱的火光看向一脸诚恳的方濮,带着些笑意说道,“好。”

“将军,这是我军与李兴第一次交战,如何能少得了先锋郎将,”仲宜立马行礼道,这个提议是自己提的,如何也不能退缩的。

“将军。”其余的先锋郎将一听,纷纷起身行礼道。

未多做停留突击营便出发了,山间的夜路尤为不好走,一路路磕磕绊绊,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李淳一行已经到了李兴军营的后方。

李淳握着刀柄的手有些发颤,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杀!”一声呐喊响彻天际,埋伏在山林的援军蜂拥而出,尚未清醒的敌军,还未反应过来便做了刀下鬼,整支营对战乱过后,只剩一片狼藉。

气势如虹的援军打了第一场胜战,不由得相互庆贺。李淳坐在营帐内擦拭着佩刀上的鲜血,她的脚边是方才被自己杀掉这只营的都尉。

“将军,”仲宜看了眼地上,再看向一脸冷漠的李淳,果然大家都瞧错了这秦王。

“何事?”李淳收起佩刀说道。

“截获粮草十车,被俘敌军一百三十人,”仲宜答道。

“粮草留下,人杀了,等徐参谋回来,将他们推起来烧了,在此地停留两个时辰,”庸州前往肃州的路通了,到肃州还有一日的光景。

“将军,杀俘不祥,”仲宜不忍的说道,这些大多是迫不得已。

李淳走到仲宜的跟前,“我等军心才稳,这些人今日降了我等,明日亦可能背叛我等,初战告捷便收了俘军不是明智之举。”

仲宜缓缓点头,李淳担忧的并无道理,大约是自己妇人之仁了。

忙用了午膳,整军待发,前方忽然传来了马蹄声,原是探子回来了,“将军,肃州失守!”

李淳心一沉,下了马,抓起从马背滑落的探子,“你说什么?”

“肃州失守,周都尉以身殉城了!”探子答道。

“都尉!”仲宜直直的跪在地上,朝前方磕了三个头。

李淳收开了探子,握紧了双拳,又失一城,太子定然不会放过自己,圣人若是大怒之下换帅,自己便万劫不复了。“全军听令!加速前往肃州!”

初战告捷的喜悦瞬息被冲散,李淳眉目紧紧拧着,恨不得脚下生风,立马赶到肃州。

仲宜低垂着眼眸,握紧了腰间的佩刀,她定然要为周都尉报仇,即便拼了自己这条性命。

到了第二日晚间,大军便到了距离肃州十里远的地方,李淳下令全军在此安营扎寨。

夜袭肃州的提议被仲宜否决了,李兴本就擅长进攻,定然会有所防备,一时之间,营帐里陷入了诡秘的宁静。

“不若,率轻骑正面出击,”徐参谋提议道。

程都尉擅轻骑营,一听提议便立马回道,“肃州的城池固若金汤,你这不是让我等白白送死吗?”

“此计可行,程都尉率轻骑掩护先锋营,先锋营攻其城门,”城墙是上不去的,只好从城门下手,仲宜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