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平平无奇大画家,和@封嵘,还传过绯闻?看这张照片,旁边禁欲霸总才是正主男友吧。]
[左1,@平平无奇大画家,左2,薄氏集团总裁,左3,金发这个是博主身份有待考证,左4,@封嵘。]
[快去微博看,封嵘在微博也发这张照片了,并且艾特了B家官博,合理猜测金发男是B家的高层。]
[服了,这些有钱人互相都认识啊。]
[封嵘的资源真好,他上次发博秒删说谢谢老板@平平无奇大画家,意思是金发男是@平平无奇大画家的朋友?]
[科普,左2和左3,是大学同学兼好友。]
[这波宣传6啊,几家联动,封嵘热度一下就上来了,对了你们买《坊间》的票了吗?大后天上映。]
[嘿嘿,幸好我动作快,封嵘在里面的角色就叫阿宇!]
[...一分钟前还有票,再看,未来三天都没票了。]
[刚查了下,《坊间》在F过的BBL电影展上得了最佳剧情和最佳导演奖!我要去看!]
[突然发现封嵘新造型还挺戳我,正好假期没事,和我男朋友一起看。]
[各位,记得去微博打卡,拿着《坊间》电影票的,可以去帝都良辰画廊免费看画,妈呀,我要冲了!]
...
这一通操作下来,《坊间》的票房预订一下就从垫底冲到第三名。
虽然说还是跟前两名的大制作有很大差距,但依然远远超出了花简的预期。
总共投资几千W的小制作,保守票房两个亿。
同时良辰也迎来新一波流量。
虽然这波是免费的学生和年轻人,但在假期时间,良辰本意就是把一些参加奖学金评选的年轻人作品放上去。
既能给画廊收获一些年轻的潜在客户,或许还能为年轻人的作品创作些销路。
花简在穿书到这个世界后,最投入的两个项目在这个假期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首映三天,《坊间》的评价一路飙升,票房三个亿。
电影的成功花简有预料。
但最让花简没想到的是,良辰的名气竟然跳出了帝都。
他接到蒋瑞明的电话时刚下了管理选修课。
“花简,你不是对亦双学姐很感兴趣?我这边接待了一个客人,他告诉我,他曾经在海城生活过,在那里见过亦双学姐的画。”
第177章 一家三口
画廊里多了很多年轻的面孔。
在拿着电影票可以直接来看画的活动开始后,花简也没想到会突然来这么多人。
最后没办法,只能实行叫号制。
他到的时候画廊里还算安静。
只不过许多人一眼就认出了他。
甚至大部分都是他的粉丝。
他陪着一起拍了合影和大合影后,终于得以来到蒋瑞明的办公室。
‘咚咚!’
“请进。”
花简推门进去,立刻在蒋瑞明办公桌前看到那位客人。
是一个穿着时尚的中年男人,他在看到花简后,脸上立刻露出一丝迷茫。
“这位是..”
“哈哈,孙先生,这位是我们良辰的股东花简花先生,他知道您有两幅亦双的画,所以特地过来观赏一下。”
孙先生了然点头:“原来是这样,我以为是你说的股东是一位年龄大的长者,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对文艺画作不怎么感兴趣了。”
他这么说着,眼睛却没从花简脸上挪开。
他没忍住问了一句:“花先生是帝都人?”
花简笑了下:“算是吧,我还没上小学时就搬到帝都生活。”
孙先生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是这样,我也是多年前就出国,全球各地跑见多了洋人面孔,可能是老了猛一见到花先生总觉得有几分眼熟。”
蒋瑞明:“那说明孙先生跟我们良辰很有缘分。”
花简没想到蒋瑞明这个学术派也会说这种场面话。
三个人寒暄几句,花简终于看到了孙先生带来的画。
那是两幅不大的卷轴,孙先生先打开了其中一副,能看出那时亦双的笔触还稍显稚嫩。
果然,在角落里有落笔时间,比蒋瑞明手中的那些画的时间都要早3.4年。
那时候亦双还很年轻吧。
孙先生有些感慨地开口:“我当时在海城工作,住的地方离海边非常近,我最喜欢的就是在下班后去吹吹海风,当时这位小姐还很年轻,整天笑眯眯地,完全没有画家的忧郁。”
“因为她实在太漂亮了,每天围在她身边的男人非常多。”
“她有一次和同行的另一个女孩开玩笑说,在海边帮人画画就能凑齐未来几年的学费了。”
“只不过另一个女孩却泼她冷水,说她有臆想症,还不如趁着年轻找个有钱男人嫁了。”
花简和蒋瑞明对视一眼。
孙先生不好意思地看他们一眼:“抱歉,聊起了无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