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便把自己世界的管仲灭鲁故事,简单说了一遍。
听得几个朝臣脸色惊变不已。
圣上也是满心惊骇,“没想到海外那群蛮夷,竟也有如此智慧心机,以前当真是小看他们了……”
也不怪大晋朝人如此想。
海外人粗狂的长相,看上去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模样,确实很有欺骗性。
当然也有大晋朝自己发展繁盛,就飘了,看不起别人的轻视。
“陛下,海外人并不憨傻,海外也并非贫瘠的蛮夷之地,反而他们那边的物资非常丰饶。学生老师曾经去海外游历过,感叹那边简直就是遍地宝贝,遍地黄金。”
“只可惜因为礼教文化太低,那边人不懂利用,这才有很多海外人到我们这边,明着做生意,实则学习我们的各种文化和手艺……”
“所以,如果朝廷财政和船只允许,陛下其实可以派遣人过去,以低廉的代价,收集那边各种珍贵珠宝和药材等等好物品……”
顾烨见机怂恿。
一是想让朝廷去见识海外的富饶物资,免得他以后发展海关时,朝中的老顽固阻止。
二就是……
他前世所在的世界,马可波罗的一本东方游记,说他们这里遍地都是黄金,引得海外人觊觎中华大地。
那他现在怂恿大晋朝的人,去海外捞东西,也没什么问题吧?
反正经过顾烨一番形容,圣上确实对海外产生了浓重的探索好奇之心。
“没想到海外竟是如此,往日看他们装束行为与蛮夷无异,倒是小瞧了……朝廷能得爱卿如此博学的臣子,是朕的幸运。”
“爱卿回吧,以后好好报效朝廷,莫要辜负朕之期望和托付,大晋的未来,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才俊了。”
圣上和蔼夸赞。
几个朝臣没听出有什么其它意思,只当是例行笼络之话。
但顾烨听到“托付”二字,瞬间就明白其中隐藏的另外意思了。
这是让他不仅好好养着九皇子,还要好好教授学识,把人培养成才啊。
不然说什么托付,说什么大晋未来?
顾烨:……
果然,好人没好报,早知道当初就见死不救了!
现在不仅得给人当便宜爹,还得当便宜老师,不带这么能者多劳的。
第130章
顾烨心里抱怨自己这辈子是注定要远离咸鱼生活了。
但要说真的后悔,其实也没有,就是口嗨而已。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无论是现实,还是他自己,都不允许他再后退。
想要家人过得好,想要在京城立足,他只有努力往上爬一条路。
顾烨只是个新科进士,贸易战的策略是他出的,但这个功劳却没有他插手的份儿。
收服夷族是多大的功劳啊,如此政绩,朝中官员怎么可能让给他这个新人。
所以。
问清楚贸易战的细节,后续就不关他的事儿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种倾轧问题历朝历代都杜绝不了,只是轻重的区别。
对此,顾烨早有心理准备。
这次只要让圣上和朝臣看见他的能力,日后他就会抓住机会爬起来的。
三日等待时间转眼即过。
今年科考成绩终于出来,皇榜张贴处敲锣打鼓,侍卫高声朗读。
早已准备好的衙差则四散分开,前往高中考生居住之处报喜,整个京城喜气洋洋。
不出意外。
顾烨甲榜第一,状元。
顾小弟甲榜第二,榜眼。
甲榜第三的探花,则是京城以才貌双全闻名的一位世家子弟。
卫志辛要差些,不过十五名二甲之列,也算很不错了。
顾烨兄弟俩以平民学子身份,力压一众权贵世家子弟,这回可算是大大给寒门长了脸。
今年好些落榜的考生,都不难过了,反而被激发出动力,迅速收拾心情以待下次再战!
而被压的权贵世家子弟,因为顾烨会做人,之前没少参加各种文会与大家交流。
因此,除了少数心眼小的,大多数青年才俊对他们兄弟俩,都是心服口服的。
六元及第之名,顾烨实至名归。
放榜结束,紧接着就是每次科举最为瞩目的时刻,新科进士游街。
顾烨兄弟穿着进士服,头戴官帽,骑着高头大马前行。
英俊潇洒,好不风光。
周围全是热情看热闹的百姓,还有很多大胆的姑娘哥儿,含羞带怯地把手中香囊鲜花,朝新科进士们扔过去。
“哎呀,今年的一甲三位郎君,可真是年轻英俊。”
“可惜听说状元和榜眼都已经成亲,探花郎也定了亲事!”
“不止呢,听闻顾状元和顾榜眼,和他们夫郎情深义重,早早就对外说过此生不纳二色……”
“啊,那真是太可惜了,两位郎君当真是英俊又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