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雍朝正值备战关键期,虽还未与南离达成同盟,但北伐之战势在必行,三国皆已心知肚明!
北国怕是自知国力、兵力不及雍朝,故而兵行险招,先下手为强,使出了这般丧尽天良之法!
如此一来,雍朝与北国之间必定提前开战,此时雍朝与南离盟约还未达成,北国大可也向南离抛出条件,搅混这潭水!
且疫病最是折磨人,北国偏偏选在近年关的时候出手,这是要以疫病击垮守关将士的军心!
若有人不甘病死他乡,趁乱跑出武定关,一旦这疫病沿途传播开,对雍朝绝对是灭顶之灾!
如果在这期间北国突然发动奇袭,只怕整个武定关都要死伤惨重,甚至连国土都要丢失!
乔忠国虽然早就从战场上退了下来,但他在雍朝与北国军威犹在,要知道这武定河、武定关当年可就是因乔忠国而得名的。
如今的武定关只怕已然是一片人间炼狱,疫病可怕,人心散了更可怕!
而毫无疑问,乔忠国就是能稳住人心的定海神针,他是带着增援和物资去往武定关的不二人选!
沈元湛早已猜到乔忠国有此一请。
乔大人从前是他最钦佩的长辈,如今是他最得用的臣子,他身为君王须为国为民,即便知道此行凶险万分,却还是不得不答应乔大人所请。
思绪至此,沈元湛暗暗叹了口气,他上前扶起乔忠国,温声说道:
“乔爱卿,这武定关的百姓和二十万大军,朕就将他们托付给你了,此行——”
乔忠国摇了摇头,拦住了沈元湛后头的话。
“圣上,臣既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况武定百姓如今深陷水火,臣只忧心,恨不得背生双翅日行千里。”
“还请圣上不必为臣忧心,臣皮糙肉厚命又硬,定会平安归来!”
话至此处,乔忠国冲沈元湛咧开嘴角,笑出了一丝痞气。
沈元湛见状,心中感念万分。
雍朝能出一个乔忠国,是福气。
第447章 完美形象的唯一污点
接下来,众人在御书房中商议乔忠国北行的任务细节。
除了遏制伤寒持续扩散,稳定人心,乔忠国还需寻得伤寒源头,若这场疫病当真是北国人的阴谋,这口气他们怎么咽得下去!
既然出了此番变动,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前定好的和南离的商谈内容也要有所改变了。
而北伐之争,该是要提前了!
邹太医恭敬立在一旁,听乔忠国说起北境之势神色激昂,也不由地随之心绪起伏。
按理来说,他这把老骨头不该再四处奔波了,圣上可能也是怜他年迈,故而不曾提出要他随行乔忠国。
但是此番北去危机重重,乔忠国又不通杏林之术,他若是不小心害上伤寒之症,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于整个雍朝都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想到这里,邹太医眉宇间隐约露出了些许挣扎。
他是个胆小的,最擅的就是明哲保身之术,若说这辈子做的最大胆的事,那便是被乔忠国诓着上了贼船,参与了夺位之争。
人到底是贱骨头,安逸了大半辈子,偶尔刺激一回还有些上瘾了,后来又眼巴巴跟着乔忠国去了一趟南离。
他年轻时还是有些志向的,走遍各地尝药撰书,后来被圣上召进宫,久而久之便锐气全无,只顾着自保了。
这伤寒之症至今不曾被解,他从前其实是有些研究的,但到底荒废了。
真要说起来,他这辈子其实也活得差不多了,老伴儿早早走了,他拉扯着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嫁出去了,乖孙都要启蒙了。
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年,索性再拾起当年的锐气,会一会这伤寒疫病吧!
若有那个命,将这伤寒疫病搞个清楚明白,他老邹也算是造福万民,功德无量了!
思绪至此,眼看殿中商议已至尾声,邹太医忽然缓缓抬了抬手。
“圣上,微臣自请与乔大人一同北行。”
此言一出,连乔忠国都满脸诧异。
“邹太医,那疫病来势汹汹,您已然年迈,不宜再以身涉险了。”
乔忠国和邹太医是有交情在的,且邹太医是个妙人又医术高超,乔忠国可舍不得邹太医赴死。
沈元湛微微思虑一番,同样摇了头。
然而邹太医这一次却格外坚持。
“圣上,微臣不是一时脑热,微臣年轻之时曾在伤寒疫病上花过心思,只是后来荒废了,此番前往北境,微臣努努力,或可寻出解法也不一定。”
“太医院有左右院判在,断无影响,臣此去亦是为了追寻杏林之道。”
“若臣半途殉道而亡,只求乔大人焚了微臣的尸身,归京之时交于微臣之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