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惦记上了?”虽然本来也打算这么做,但是听到夫人的话,姜国公还是忍不住问。
“说的好像我不说你就不会这样干了一样!我那是为了谁?不都是为了我们两的孙子吗?”姜国公夫人柳眉一竖:“咱孙子没有赵辅季教导,也没有赵辅季那些名满天下的男弟子教导,找个女弟子来教一教总行了吧?姚家女娃娃进了教坊,本来也嫁不了太好的人家,人不可能和钱过不去,阻止她收束脩的,如果她不想嫁人,那更好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姜家给她养老送终。”
听了夫人的话,姜国公不得不说,自家夫人算的可真精。
回忆了一下和自家夫人的闲居趣事,姜国公对着孙子们说:“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要不要见一见这位大才?”
孙子们立马明白了,九孙子开口:“我这就去姚家请他过来。”
姜国公满意点头。
九孙子立马去到了姚家,找到了姚芹。
“还好还好,我还怕你不在,到时候就要去云将军府上找人了。”显然在来之前,九孙子也听说过姚芹经常去云将军府上读书的事情。
“我们有好几个月没去云将军府上读书了,现在都是在外面的学堂里。”主要是大家分成了两波,只留姚芹和云破军读书也不好,云居安干脆就将两人送去和十几岁的小少年们一起念书。
“原来如此。”九孙子点头表示明白,而后又看了姚芹一眼:“看来北疆的水土确实养人,之前我们都听说你从小身体弱,没想到在北疆待了几年,你看起来也挺强壮的了。”
姚芹心想:……身子弱的是我弟弟啊!
虽然如此,姚芹还是试图遮掩过去:“我家所谓的身子弱,其实是相较于家里其他人身体没那么壮……”
一听姚芹这话,九孙子立马明白了过来:“感情你们家的身子弱,是比一般文人家里都要强的那种弱法啊!”
姚芹回忆了一下姚芝的情况,点头道:“倒也不是不能这么说……就是没那么健壮,但也不是大家想象中弱不禁风的样子。”
说完姚芹继续解释了一下:“来北疆后我锻炼多了,所以身体也好了不少。”
听了姚芹这话,九孙子恍然大悟一般说道:“难怪,难怪你给我祖父的建议里,说到要在学堂普及每日早操呢!”
说完这话,九孙子还朝着姚芹挤了挤眼睛:“你说,你是不是也早就看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弱鸡不顺眼了?”
第117章
姚芹表示:这个锅我可不背!
什么叫做看学堂里的弱鸡不顺眼?我这是帮助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没等姚芹说话,姜九就继续说道:“我就觉得不对劲嘛!你这明显是和那群迂腐文人杠上了!什么给书院安排早操、给书院和军营安排体育竞赛、给各个书院安排联考排名、建立女子书院、尝试建立男女混校、开办夜校对所有人扫盲……”
姜九巴拉巴拉数了一通后,非常肯定地说道:“你肯定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从这计划就可以看得出来,高瞻远瞩、所图甚大!”
姚芹心想:你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姚芹无非是抄了一下后世建国后的一些扫盲和教育举措,只是想要提高全员的文化程度。
提高全员文化程度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来到这个时代后,看不惯阶级不平等的情况,想要给女性和底层人民更多选择,另一个则是姚芹计划在北疆开展初步的工业化改革,而工业化的前提是有工业工厂的存在,工业工厂存在的前提又是有足够的工人。
军营里重伤的将士们倒是可以转化为工人,但是相较于姚芹的计划来说,这么一点人完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她必须要足够的工业人口支撑。
可是工人哪里有那么好培养?
现代中国开场,似乎只要把招聘广告贴出去,进来的工人经过简单一两周的培训就能上手,就是复杂的工作,也有工人能够持证上岗。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训练工人非常容易。
事实上一点也不容易。
后世华国对亚非部分地区进行援助时,就帮助他们建立了工厂,其中有些工厂是建设在某些国家的贫困地区,招收的也是当地的普通人。
想要把这些从小没学过什么知识的普通人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工人,至少要花半年的时间,前三个月基本就是用来训练,教会他们学会排队、计数、看时间、定点吃饭、保持清洁等基本事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