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行程很紧凑,他们准备等谈湘下午一放学就出发,这样的话除去在路上的时间,就能有两天的时间扫货。
定下了出行的时间后,谈湘就开始做攻略了,首先家里的事要安排好。
这次刚好是中秋节,他们三个都不在家,家里老人难免失落,还有慕容老先生这边,他的三餐也需要人照料,之前周末回枣儿庄,她都是提前准备好包子馒头面条的,周六早上走,周日下午回来,她不在的时候老先生也能自己简单吃点,可这次她要走好几天,那就有点难办了。
挑柴火来学校的谈国青听了谈湘的烦恼,却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
“这有什么的,你阿爷阿奶不讲究这些,哪一天不能团圆没必要在意节不节的,至于慕容先生那边我回去和阿妈说,让她过来帮忙做几天饭,正好也让他们多下山活动活动。”
听谈国青这么说谈湘也就放心了,星期三下午,谈湘一下课就赶回小院和谈国青谈翠汇合,几人只带了钱和很少的行礼,就坐大巴去县城赶火车了。
因为正好碰上中秋假期,火车站比平时拥挤多了,还好谈国青提前买好了车票。
几十米的距离谈湘完全是被推着走的,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挤进了车厢,直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谈湘才觉得得救了。
为了省钱,这次三人买的依旧是硬座,谈翠拿出出包里准备好的馒头黄瓜分给谈湘和谈国青,三人蘸着黄豆酱吃了个七分饱。
有谈国青守夜,谈湘和谈翠放心的先睡了,漫漫旅途,若是一直清醒着,那才叫折磨呢。
早上七点多,谈湘醒来,发现半夜谈翠已经和谈国青交班过了,谈湘赶紧让小姑继续休息,自己看着。
其实去的时候还好,除了钱他们只简单的带了换洗衣物和吃食,轻装简行,而回程的时候可是要带货的,那就比较麻烦了。
他们此行准备了三千块钱,其中两千块是存在两个存折里的,谈湘和谈翠一人一个,一千块现金则是分成了两份,由谈国青和谈翠贴身保管。
这些钱几乎是他们全部家当了,这么多钱在身上三人神经一直紧绷着,相比于之前的小打小闹,他们打算来次大的。
第31章 集装箱
清晨的车厢很安静,谈湘打开车窗,感受着窗外流动的空气。
从包里拿出茶叶蛋剥开蛋壳就着开水一口口咽下,这茶叶蛋煮的时候特地多放了些盐和酱油,能保存两三天不变质,比起毫无滋味又噎人的白煮蛋,谈湘还是喜欢茶叶蛋。
等到了中午,谈翠和谈国青都醒了,午饭是谈翠提前摊好的玉米煎饼,谈翠完全继承了沈南星的手艺,这用玉米糊糊摊成的煎饼又薄又嫩,三人买了一份红烧肉,夹在煎饼里面,卷起来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真是有滋有味。
到了晚饭的时候,谈湘他们已经整整在车上呆了一天了,谈湘开始感到双腿发麻,坐不住了,也没有胃口,在啃了两根黄瓜后便站起来来回走动。
又是一夜过去,早上七点,列车终于到站了,谈湘他们还是决定先去熟人那边看看。
这回三个人都是熟门熟路,出站左拐转大巴,花神路下车。
当他们下了车,站在服装厂门口,三人傻眼了。
厂里进进出出的,一派兵荒马乱,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厂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问才知道,这个服装厂因为资不抵债已经破产了,厂里进进出出的全是债主,厂长见情势不对,卷走了厂里的最后一笔流动资金,跑到香江去了,只留下苦逼的马主任在这收拾残局。
马主任看到谈湘他们找上门来,已经没有精力接待他们了。
“厂子已经停工了,工人们早就走光了,你们自己去仓库看吧,若是有看得上的,便宜卖给你们。”
马主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仓库里的确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像丝巾能卖得出去的货物早就被被债主拉走抵货了,而像纽扣这种还有点价值的也被职工们瓜分了,谈湘他们在仓库里扒拉了半天,硬是找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正当他们放弃了准备离开的时候,马主任却叫住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马主任,你说这批货是被国外客户给退回来的?”
“是呀,这批货当时费了我们老大心思了,各种标准都是按照他们要求来的,原材料、人工、海运费,一大笔钱投进去了,结果他们就因为每件的克数偏差超过了10克就拒绝收货,现在这批货物已经滞留在港口两个多月了,海关的欠费催款单都发了好几张了,若是你们愿意付了这些欠费和滞纳金,那批货物就归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