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校门口谈湘迎面碰上了一路小跑过来的宋巧,阿爸做了学徒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她也可以回学校了,她今年读初二,教室就在谈湘班级的楼下。
谈湘正想上前和宋巧说话,一阵清脆的叮铃声传来,谈萍骑着二八大杠从两人中间快速穿过,径直往校园里骑去。
车子是擦着宋巧过去的,把她给吓了一跳,宋巧虽然回学校上学了,可她放心不下家里,就选了走读,她不像谈萍,家里不可能给她弄一辆自行车上下学,每天就只能跑步上下学,跑累了就走一会儿。
谈萍如今借住在镇上,那是她大嫂韩芸芸的娘家,家里还把那辆二手的自行车给了她,让她骑着上下学,在同学中很是威风。
谈湘检查了宋巧没受伤后两人一起往食堂的方向走去。
拿出装了米的的铝制饭盒,简单的淘洗后加入适量清水,放在蒸饭的筐子里就行,到时候食堂阿姨会集中放进蒸炉。
谈湘今天带了两个饭盒,到时候中午放学直接把蒸好的饭带回去,这样就能省下煮饭的时间。
谈湘在楼梯口和宋巧分开后上了二楼,为了让初三的学生们集中精神学习,初三的教室设置在了二楼,这里是全校环境最好的地方。
这时候教室里已经有人在早读了,谈湘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
她的座位靠窗,一转头就能看到窗外茂密的香樟树,她很是喜欢这个位置,拿出书本,她开始预习起来。
时隔这么多年再回到校园,谈湘竟有种享受的感觉,和以后社会上的经历比起来,校园里的时光真的很纯粹,不用去想其他的事情,只要专心学习就行。
响亮而急促的铃声响起,语文老师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
几堂课下来谈湘慢慢找回了些以前上学的感觉,上辈子学过的知识点在她脑子里慢慢复苏,重学一遍,她对这些知识点已然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初中是打基础,而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才是最深奥的,是古今中外的先贤们用尽毕生心血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最朴素的道理和学问。
粉笔灰簌簌而下,讲台上从数学老师换成了化学老师,谈湘边听边记笔记,一上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顶着烈日回到小院,谈翠已经把菜和汤端上餐桌了,清炒莴苣丝、凉拌木耳、冬瓜排骨汤,就等着谈湘的米饭了。
蛋液搅拌倒入油锅,炒碎,米饭下锅打散,翻炒,加入切好的腊肉丁、胡萝卜丁、黄瓜丁和玉米粒,翻炒,加入盐、味精、酱油调味,继续翻炒几十下撒后上葱花,三碗炒饭就可以上桌了。
两饭盒的饭炒出来的炒饭三人吃得精光,谈翠的这道炒饭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就算没有其他菜干吃也不腻。
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冬瓜排骨汤,慕容丰觉得这两个新租客貌似还挺不错。
下午上完两节课后就要开始大扫除,谈湘被分配了擦玻璃的任务,她午休了一会儿后就带着两块抹布回学校了。
操场上,走廊里,花坛边,到处都是在劳动的学生,安静的校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五点半,下午放学。
谈湘背着书包回来的时候觉得这个院子和离开的时候不太一样了,谈翠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谈湘觉得她今天可能是一刻都没停歇。
这屋里屋外的简直是焕然一新,虽说原来也不差,可经她这么一收拾,整个大变样,让人一走进院门就得赞一句这家收拾的真是敞亮。
谈湘跟正在屋子里听收音机的慕容丰问了声好,放下书包就去厨房找谈翠了。
谈翠见谈湘放学回来了,手里活也不停下,“回来啦,快去洗手,晚饭马上就好,我再做个肉末豆腐,锅里的海带猪肉汤好了,你舀出来端出去。”
谈湘闻着砂锅里飘出来的肉香味,眯着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今晚的晚餐充满了期待。
饭菜上桌,三人都专心的吃起了晚饭,食不言,寝不语。虽说慕容老先生态度缓和了不少,但毕竟是第一天住进来,谈湘对他还是有点犯怵。
饭后,谈翠把谈湘赶回房间做作业,自己则回厨房收拾起了碗筷。
可这才开学第一天而已,只有很少的作业,谈湘十几分钟时间就做完了,闲着无事,便在话本上开始画起画来。
过了一会儿,谈翠忙完回来了,谈湘看她的表情,觉得她是有话要说。
谈翠擦了擦沾水的手,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