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再次反转,让奉常有了一丝喘气之机。
奉常抹掉鬓角的汗,对着陛下稽首,附和道:“是矣!臣与这位平宁君并无私人恩怨,都是为了大汉朝廷着想,请陛下明鉴。”
廷尉上前:“此乃天命,请陛下收回成命。”
闻言,刘彻看向了息禾,想看看这丫头究竟会如何反应。
息禾闻言,却是轻飘飘的道:“这么说,如今奉常的一句话,便能代表天命了?这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啊。”
这一句话简直就是绝杀,奉常与廷尉被吓得立即跪在地上,对着刘彻战战兢兢道:
“臣绝无此意。”
“臣惶恐。”
“此女妖言惑众,请陛下明断。”
息禾见状,也跪在地上。
她面对刘彻时收敛周身气势,此时细碎的头发滑落进领口,整个人软乎乎的。
对于咄咄逼人的百官,身形单薄却长得楚楚可怜的息禾,此时看上去就是一个被联合欺负的小可怜,看上去委屈又无害。
她委屈道:“陛下,臣才觉得甚是惶恐,臣从未做过任何不利朝廷、不利陛下、不利百姓的事,却被人以天象为名,以此打上祸国妖女之名,臣实在太过冤枉。”
刘彻闻言,勾了勾唇。
原来这丫头还有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在面对朝堂上大臣的逼迫,她能一一反驳,也并不是一味的强硬,面对掌握自己生杀大权的上位者,也能可怜兮兮的叫屈。
这个丫头简直出乎他的意外,有勇有谋,就算她如今是女子,他知道,她也将成为名留青史的传奇女子。
刘彻倒是没有因为之前息禾在他面前的怯弱而感到生气,反而很高兴。
这代表他手下有人可用,对于作为帝王的他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刘彻点到了东方朔出来:“爱卿,昨日你可有夜观天象?可见擎羊星与咸池齐聚。”
东方朔擅长观天象以及占卜之事,虽未管理宗庙礼仪之事,但有关天象之事刘彻也会询问他。
他能得到刘彻的赏识,他观察力哥洞察力很是了得,明明刘彻的声音不变,东方朔却已经明白了帝王的意思。
这平宁君,陛下已经非常的认可她的才能,入朝为官之事已定。
若是还有人借机生事,那便是与陛下做对。
现下奉常用天象说事,陛下将他点出来,便是不管天象之事到底是真是假,都让他出来反驳天象之事为无稽之谈,胡言乱语。
只是,他向来圆滑,必然不想得罪儒家为首的文官,也不想得罪大司马为首的武将外戚。
他走道朝堂正中,却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回陛下。”东方朔对着刘彻稽首,沉吟片刻,又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文官集团,他先肯定的说道,“昨夜确实有擎羊星与咸池星同现。”
话落,正殿上瞬间安静,此时众人呼吸声都能听得见。
东方朔特地回头看了一眼息禾,却见她跪在地上,面对刘彻,她的神情甚是恭敬。
此时并没有丝毫慌乱的感觉,似乎无论他下面会如何说,她都能够应付。
东方朔顿时心下好奇缘由,她到底是如何来得底气?
而霍去病心神一直放在息禾身上,见到她神情自若,突然想到了第一次让他觉得这丫头有点本事,便是在认识之初,这丫头告诉他如何才能观云识雨。
如此一看,这丫头自然也会观天象。
他心突然就安定了下来,看来对方出的这招,息禾是有能力应对的。
而此时正殿中的其他官员虽然知道息禾的厉害,现下听到东方朔此言,不由将目光对准他。
若是此时连东方朔也将息禾定性为祸国殃民的妖女,那么这位正值盛宠的平宁君,今日不仅进不了朝堂,这些文官集团还会给刘彻施压,用祸国妖女的名头,以此将她除掉。
东方朔以深知帝王之意,他淡淡一笑,道:“只是天象的解读甚多,就算擎羊星与咸池星同现,也不能够绝对代表是有妖女祸乱朝纲。此二星同现,也代表血流成河的战争,亦有主杀伐的意思。请陛下恕臣愚钝,不知其解究竟为何。”
说完,他便退了回去。
此时,不少人心中暗骂东方朔这个老狐狸,竟是两边不得罪。
“陛下,事关重大,如今天象已经给出明示,请陛下决断,杀了这妖女,以解此灾。”有官员立即先发制人。
刘彻手指轻扣座椅旁的扶手,并未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