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竟真让他杀出一条血路来。
这一战,赵信带着残部投降,苏建独身一人逃脱。
大漠荒野,苏建本该与后军汇合,追击匈奴主力,却因一时迷路,贻误战机。
这时,匈奴兵又故意将赵信投降的消息带去后军主力,后军大乱。
特别是赵信部下原大多都是匈奴人,一听说赵信投降匈奴,纷纷叫嚣着要跟着投降。
汉军将领孟已临危不乱,及时斩杀叫嚣得最厉害的刺头,稳定军心,这才顺利将后方的两万大军全数带回。
回到卫青大营,众人才发现霍去病以及部下八百轻骑不见了踪影,竟是不知去向。
就在众人讨论派人前去搜寻时,霍去病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回到了营帐。
他到了营帐后利落的下马,将斩杀籍若侯以及缴获的众多战利品一并禀告卫青。
卫青见霍去病不过戍边数月,气势越加的凌冽,随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干的不错!”
霍去病立了功并无倨傲,请罪道:“舅舅不怪我擅离军营便好。”
卫青哈哈一笑:“你这小子,还知道自己是擅离军营。不过此次你功大于过,我就不罚你了。”
这一次汉庭反攻匈奴,有胜有负,有过有功,朝堂准备了许久,刘彻对这样的结果定然时不满的。
好在霍去病斩杀了籍若侯,断了匈奴大军的粮草,立了大功,而孟已也当机立断斩杀想要投降的刺头,保住两万大军,否则卫青也不好与陛下交代。
只是有一事,让卫青有些为难。
赵信投降匈奴,而苏建独自一人逃脱,竟然迷路,并未找到后方大营,而直接逃回大营,贻误战机。贻误战机乃是重罪,作为主帅,他理应将苏建斩杀,以立军威。
可是苏建从校尉时便跟在他身边,屡立战功,若是直接斩杀,实属令人寒心。
卫青左右为难之际,公孙敖道:“苏将军贻误战机,本是死罪,可是他随着将军出征,跟在将军身边戍边数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将军网开一面,饶恕他的性命。若是将军为难,不如将苏将军回长安,由陛下定夺?”
李广、公孙贺也纷纷求情。
卫青本就不想杀苏建,有了台阶下,便下令将苏建压送回京,由陛下亲自发落。
六月,夏日炎炎,暑气甚重。
息禾看着外面的太阳,便觉得头疼。
一盅冰块放在案几上,带了些许的凉意,侍女小水也在她身后摇着蒲扇,甚是惬意。
“女君,我已经打听到,还有一日卫将军便能回到长安。”小水轻柔的道。
息禾放下手中的书,有些无趣:“还有一日啊。”
如今她已经及笄,在古代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说起来那日,她的及笄礼由皇后操持,加上她又是陛下亲封的平宁君,身份已然如公主般贵重,无人敢对她不敬。
连阳信公主也代表了将军府来到了她的及笄礼。
甚至是一些大臣之妻,见到她,也要行礼。
封君后,息禾因为事物繁忙,一向深居简出,很少出门交际,因此知道女君的封位很高,却并未有实际的感受。
直到那日的及笄礼过后,她才明白“妇女封君,仪比公主”究竟是什么意思。
现下她身份地位有了,便只差权力。
由于朝廷反攻匈奴,刘彻一心扑在战事上,科举制暂时搁浅,让息禾始料不及。
毕竟她不是神仙,不是万事都能顺着她的意愿行事,息禾看得很开,而且边疆传来赵信投降,苏建迷路贻误战机之后,她心中便另有主意,便也能看得开。
息禾听闻刘彻听闻此事盛怒,要杀了苏建,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求情,刘彻都置之不理。
而她却知道,苏建后来并没有因此被砍杀。
历史上记载苏建回到长安后,刘彻本是要杀苏建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改了主意,让他用金赎了一命,贬为庶人。
苏建出身杜陵,而杜陵这是个钟灵敏秀的地方,世家聚集,苏建便是出自苏姓世家,与朝中众臣皆有往来。
息禾关注这件事,便是想要拉拢苏建,为自己积聚力量。
因此前段时间战事传来,她便想起来不久前,听章洇提起苏婉儿偶感恶疾却又不让人上门探望之事,于是便找人探查此事缘由。
这一查才知晓,原来苏婉儿身上已经有了婚约却看上了府上部曲,不愿再嫁旁人,这才想了这个馊主意,妄图以此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