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从张骞口中知道匈奴人的习性。
他们是以放牧而生,哪里的草料肥美,就会将营帐扎在哪里。
并且,匈奴人还会隔个两三年回到原来的草场进行放牧。
夫羊句山附近有水源,水草肥沃,想来匈奴人不一定会放弃这片草场。
霍去病想着与其在大漠中猫抓耗子,不如往夫羊句山方向,向沿途一路搜寻匈奴人的踪迹。
数日之后。
霍去病一行人奔袭了几百公里,越过戈壁沙滩,来到了夫羊句山。
“校尉,属下在前面抓到了一个匈奴斥候。”勾钺将人带上来。
霍去病骑在马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匈奴人。
这个匈奴人的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头发和胡子花白,年纪很大了。
“籍若侯的人?”高原上阳光直射,霍去病微眯着眼睛,用匈奴语淡淡的问。
那老年斥候本是认命的低着头打算一言不发,听闻这个汉庭的小将竟然道破他的来历,瞬间抬起了头。
这是一个年轻小将,身上穿着一身软甲,手握长枪,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见他猛然抬头看他,小将声音依旧淡然:“看来我没猜错。”
斥候在战场上征战十数年,从没有见过这般敏锐的小将,他泄了一口气:“看来这位小将很了解匈奴的情况,没错,我是籍若侯的人。”
斥候作用是侦查,斥候在附近,说明籍若侯的大军便在这附近。
因此,霍去病问道:“籍若侯的大军在哪?”
这斥候避而不答,反而恐吓道:“不过就算你找到我匈奴大军,以你带来的这些人马,也不是对手,我劝你还是早点逃吧,莫要以卵击石。”
不愿意带路,便没必要留其性命。
“那我就偏偏以卵击石。”霍去病眼神看向前方,干脆利落的发号施令,“杀了。”
刀起刀落,溅起的血,洒在了黄沙上。
霍去病立即下令:“籍若侯大军可能就在附近,各带一对人马搜寻其踪迹,若搜寻到匈奴军队,都不要轻举妄动,先回来向我禀告。”
籍若侯?若籍若侯真在这附近……
众人心中一喜,齐声道:“诺。”
青章学过几句匈奴语,他听得一脸懵,不由询问霍去病:“公子,您是怎么知道籍若侯就在附近的?”
霍去病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青章闻言挠了挠脑袋,依旧不明白,他不敢问勾钺,忍不住求助的看着一旁的徐自为。
徐自为瞥了一眼他:“你知道籍若侯是谁吗?”
“不知道。”青章摇了摇头。
徐自为解释道:“籍若侯是冒顿最小的弟弟,是伊稚斜的祖宗辈,都已经有七十五岁了。匈奴习俗是重少轻老,人老了,便容易老无所依,而籍若侯对这些老兵很好,因此有很多年纪大的匈奴兵前来投奔他。”
青章一脸懵懂的看着徐自为。
徐自为见青章的模样,失笑道:“你没有注意到吗?那个斥候是一个老人。”
斥候是一个重要的兵种,若是匈奴其他的队伍,自然不会用一个老年人担任,唯有籍若侯。
“原来如此。”青章闻言,恍然大悟:“难怪公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了目标,霍去病一行人在夫羊句山进行搜寻之后,在一处湖边找到了籍若侯的大军所在。
经过勾钺的观察,发现籍若侯负责匈奴大军的粮草压送,并摸清了负责压送粮草的匈奴兵大概有三千人。
他们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不过八百对三千人,双方人数差距很大。
勾钺向霍去病禀告了对方人数后,不由问:“公子,人数悬殊,是否要发起攻击?”
高不识立即道:“自然,这可是籍若侯,是那伊稚斜的老祖宗,这一头肥羊岂能放过。”
能杀了藉若侯,那可是大功一件。
邢山和仆多也赞同。
徐自为道:“籍若侯的大军里有众多老兵,甚至有些已到花甲之年,就算他们人多,我们人少,也不一定没有一战的可能。”
霍去病点头:“若能杀了籍若侯,定能让军中消弭的士气大涨,也是我等立功的机会,不容错过。”
高不识立即道:“那我就让兄弟们准备准备。”
“不急。”霍去病看着还挂在天上的太阳,估摸还有两个时辰才会天黑,下令道,“先让将士休整好,今日夜半,等匈奴放松警惕之际,进行突袭。”
徐自为等人见霍去病并非莽徒,不由对这个年轻的将领更是信服。
众人稽首:“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