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摸了摸她的脑袋。
……
息禾说道做到,她对科举制太熟悉了。
半月过后,她便将奏折写了出来。
她甚至将科举制联合到了西汉的实际情况,以及要如何落地实施,都全部写明。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息禾一写好,就兴冲冲的去书房拿给霍去病看。
申时。
刘彻正在未央宫处理奏折。
常寺人上前通传:“陛下,霍公子和平宁翁主求见。”
“宣。”
刘彻合上用宣纸做成的奏折,有了这伏羲纸,如今他处理奏折轻便了不少。
莫非是那丫头又研究了什么新鲜东西。
之前她拿出来的水车、曲辕犁等农具,如今都已经被推广到了地方。
经历过去年的春耕,他派人打听过,这些农具在春耕中都派上了大用场,百姓对次赞赏有加,民间甚至有人自发的给这丫头刻立长生牌在家中供奉。
刘彻想到此,不知道这丫头又要献上什么新奇的东西,倒是有些期待。
只见霍去病与息禾进来的时候,还让人抬了几箱册子。
“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刘彻目光放在息禾的身上:“前些日子听闻你被人劫持,可有受伤?”
“回陛下。”息禾紧张的抿了抿嘴,“我并未受伤,多谢陛下关心。”
第62章
“那便好。”刘彻颔首,疑惑,“你们拿了什么进来?”
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刘彻,面对刘彻的时候,手还是紧张的出了汗。
“是书。”息禾道。
说完,她下意识的看了霍去病一眼。
息禾这些日子受了惊吓,下巴又瘦了,低着头,看上去十分的无害。
“书?”刘彻饶有兴致的问,“都是些什么书。”
“回陛下,这些书都是《论语》。”息禾知道给上级汇报,最忌讳一问一答,索性直接解释,“这些《论语》是用了一种工具进行印刷而成的,能够节省书籍的制造成本。”
息禾便将印刷术的原理透彻的跟刘彻说了一遍。
闻言,刘彻立即来了兴致,起身上前翻看册子。
见上面的字迹端正,忍不住惊讶:“这些,都是这几日印刷而成的?”
“没错。”息禾道。
刘彻又看了一眼霍去病,见他点头,这才忍不住叹道:“这当真是个好东西。”
如今朝堂人才凋零,他正准备在地方建立学校,培养人才。
可人才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首要的问题,就卡在书籍的制作上了。
皇室藏书不比世家的少,就是各家经书杂谈地理图志,藏书阁中浩如烟海。
若是能选择出有用的书籍传递四海,定然能培养出一大批人才。
可若是将经书杂谈单纯的抄写,委实太过麻烦。
他对此,也是颇为头疼。
朝堂那帮老东西,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章程来。
这丫头拿出的活字印刷术简直就是送到了他的心坎里了。
他回到上首,做到桌前,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息禾。
这丫头,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一个小姑娘,脑子倒是好使。
他沉吟片刻,道:“如此,只是一个翁主,便委屈你了。”
“不敢。”息禾立刻道。
刘彻看着她惊诧的模样,被逗得哈哈一笑,对着在一旁站得笔直的霍去病道:“你这女娘,在孤面前胆子还是这么小。”
霍去病闻言勾了勾唇,上前一步道:“回陛下,她胆子确实还需要练练。”
息禾站在一旁,尴尬的抠脚。
真没必要时刻提醒她胆子小的。
历史上的刘彻在皇帝中都算薄情寡义,她这不是怕嘛。
她这不得小心谨慎地应对。
这时候,霍去病继续道:“陛下,小禾还写了一则奏章,还请您批阅。”
“奏章?”闻言,刘彻惊讶,这女娘什么时候学会写奏章了?
翁主自然是可以写奏章上达天听。
不过当初他可是在窦太后手中吃了不少苦头,因此并不喜后宫女子干政。
但毕竟息禾并非是他后宫的女子,奏章里许是写的关于印刷术的详细介绍,刘彻脸上表情不变,声音听不出喜怒:“呈上来吧。”
息禾立即将她花了半个月精心写好的奏章递给刘彻身边的常寺人,常寺人将其呈给刘彻。
她见到刘彻翻开奏折,目光一行行的看着里面的内容,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是忐忑。
她脑子放空,忍不住胡思乱想。
而这个时候,刘彻已经被奏折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