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陈霖搬了张塑料凳子,问她要喝什么饮料,给她拿了常温的,自己坐了下来。“你和明生哥在村里还好吧?”
“在村里还能有什么不好。”陈霖把收购药材、薏米这些买卖的新决定说了,“我们能赚到第一笔钱也够了,你们现在也没空再去忙这些,干脆当个中间商帮忙倒个手赚点辛苦费算了。”
陈明理点头,“这样也好,总是我们吃肉让别人喝汤,时间久了要闹矛盾的。我和万年是走不开了,万年现在比我忙多了。”
“你们的房子装修好了吧?”
“嗯,四月底再请你们吃饭。”陈明理纠结了会儿,“我爸妈他们在家还好吧?”
过年的时候他爸妈说了想来市里给他帮忙看店,他都给拒绝了,直言自己买房还欠着钱得攒钱还房贷。这话说得莫名其妙,但他是看着他哥说的,他爸妈也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他妈当然想闹一闹,但陈光山找来他们这一房的两个老叔公给他爸妈做思想工作,还别有深意地提醒他哥不能光想着自己,老人全扔给兄弟。最后还给兄弟俩分了家,虽然他爸妈还没到年纪,陈光山也拍板定了养老标准,让他们兄弟俩现在开始给一半的养老钱。
这么一闹,他算是和家里离心了。不过他觉得也好,该他孝顺父母的他不推辞,但绝不可能还管着大哥在外面买不买房。
陈明理兄弟俩没成家就分家,全村无人不知,本来还有人说陈明理“心野了”,有了钱就怕父母兄弟沾上。但后来李桂花天天在村里骂陈明理,愣是把村里人的看法给扭转了过来。现在大家都说做父母的太偏心就容易让儿子兄弟离心。
“好得很,前几天我路过你家的地还听到你妈跟别人骂你呢。”陈霖喝了一口可乐,哈了一声,“可乐还是冰的好喝。”
“寒暑假不开店你该回去就回去,村里人看热闹也就看一时,人家都忙着呢。你爸妈就更不用担心了,给他们缓缓神,等想明白以后养老还是得靠你,你大哥又不会接他们去锦州市一起生活,你看他们还偏不偏心眼?”
说白了,就是别人怎么看你,现在不重要,等你有实力过得好了,自然会有人觉得你哪都好。
陈明理苦笑,“他们就认定我哥有出息,我是踩了狗屎运才赚到了点钱。”
“他们认定有什么用?我就想不明白了,你说你到底是不是他们亲生的,哪有不盼着自家孩子好的?”哪怕是她爸妈离了婚呢,十八岁前该给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没落下,大学第一年学费和生活费他们还是给的,后来是她主动说不要了才不给的。
不说是父母对孩子了,她都盼着她爸她妈两边的弟妹有出息,以后到了该给人养老时,她只管给她的那份就行,轻易别联系。
“我以前也这么想过,但我确实是我爸妈生的,我和我爸年轻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听到这,陈霖就笑了。
“哈哈,我以为只有我小时候拿爸妈照片比对过像不像。”
陈明理:“......”你到底是来关心我还是来笑我啊?
给姑婆打了个电话,说晚上要去家里住一晚。
“那你早点回来,我去买筒骨煲汤。”
“不用,我和明理哥他们在外面吃了再回去。”
到了学生放学时间,一群小学生呼啦啦地涌进来,一个个的拽着钱,“理哥,我要冰可乐!”“理哥,收钱啦!”
陈霖帮忙当收银员,获得了一阵“谢谢姐姐”。
小学生们真有礼貌!
等到六点半,学校里的学生都走完了,李万年和礼母推着小摊回到陈明理这,发现陈霖也在,母子两个都很高兴。
李母对陈霖的印象还停留在三年前,那时候她大姑李红梅家还住在富华村老村,走亲戚时听李红梅提了一嘴,说堂伯家有个孙女考上了大学。谁知道陈霖读了大学回来,就带着她外甥和儿子一起赚钱,现在她家都在市里买房了。搁在以前,那都不敢想。
“上次送去的花够种吧?不够我让万年他爸再给你送一些。”
“够的够的,谢谢李叔李婶。”
“哎哟,这有啥好谢的......”
和朋友在外面吃饱喝足,陈明理还送她到了姑婆家才返回住处,然后又被姑婆一家关心她地里的事情。
晚上睡觉前,何入海还在和陈秋菊说陈霖种植火龙果可能是条好路子,感慨道:“陈霖这孩子,从小性子冷静,每次都不慌不忙地就把事情给办了,别看她现在就是个挂名的村委副书记,等真的把富华村那一片搞出个种植基地了,她的路长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