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再考察看看。等秋收完,咱们把手里的订单给完成拿到钱了,后面就没什么事情做了。收购也是有季节性的,你最好也想想空余的时间要做些什么。”
“你真的要留在村里当支书?”
“这不是还没开始投票吗,我也不一定能选得上。”陈霖是这么说,但是她觉得自己被选上的概率很大。首先她姓陈,其次她刚做了一件能让大家受益的事情。
她觉得陈明生来不是只为了给她送东西的,但是他没说,她也就没问,开了箱子就翻乔桥寄过来的书。
她往县里农业局、市里农业局都跑了一趟,能得到的技术指导有限,他们让她最好去省城找。可现在她都还没入门呢,去省城也是白跑。去图书馆翻找相关的书籍,找是找到了,但是不能外借超过一周,为了省事,她就给乔桥写了信托她帮忙买。
村里种果树种得好的,她都上门去问了一遍,拿着笔和本子一边听一边记。被问的人当时觉得稀奇,现在村支书的候选名单一出来,他们就觉得这是陈霖在做准备了。
“你要想当就能选得上。”陈明生在家有时候会和他爸小酌几杯,老头子在家就喜欢拿他和陈霖比,说得多了就容易漏些信息,所以陈明生知道陈霖在村委干部那儿是有名号的。别的不说,他就算不和陈霖关系好,只是一个普通的村里人,冲陈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他也是愿意投给陈霖的。
俩人沉默了十几分钟,陈明生终于开了口,“我想在县里租个铺面开超市,你觉得可行不?”跟陈霖出去跑了两趟,陈明生现在拿不准的事情会先问陈霖,听听她的意见再决定。
陈霖停下翻书的动作,仰头细想县城的布局。县城有个大超市,坐落的位置几乎是在县城中心,那里的人流量是最高的。而县城里各角人多的地方都有小卖部或是小超市,其实对县城来说,根本不缺一个新超市。除非这个新超市很特别。
“你要开和别人一样的超市的话,我的建议是你再好好想想。”
陈明生的肩膀塌了下去。
他其实知道自己的想法不稀奇,而且也是心血来潮想到的。但他现在也挺茫然的,等完成手里的订单后,不出去打工,留在家里还能做什么活?
看着陈霖手里的书,突然道:“我也在村里搞承包怎么样?”
有些想法不能随便有,一旦在心里冒出头了,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疯狂生长,说了出来就觉得轻松多了。
要不是为了挣钱养家、改善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跑那么远到外面打工呢?回来的时候个个穿得人模人样,实际在外面做苦力活的时候都是随便凑活过,和在家里的舒适比不上十分之一。
以前村里老一辈的人都说得走出去,留下来没出息。像李二牛,攒到了钱就回来开个小卖部,之前不少村里人可没少说不出去打拼打拼,开个小卖部都能看到头了。人家有没有看到头他不知道,却是能看到李二牛家里老小都过得舒心。
再想想自己家里,他爸妈现在还硬朗,等再过个几年,也干不了多少活了,难道他能一直都在外面卖苦力?再等以后成家有了孩子呢?
想得多了,陈明生就越发觉得留下来很好。
陈霖拍了拍他肩膀,“等把订单都完成了,我们再来说这些事。我还要再收集些资料,可能还要出去看看其他地方种植得好的村子学习经验。如果到时候你还有这个想法,明生哥,我觉得搞承包种植是可行的。”
陈明生眼睛一亮,但又有些犹豫,“你当了干部,没法还搞承包种植吧?”
“嗯,可能就没那么多精力了。”陈霖拍拍书本,笑道:“反正我家还好,我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我还以为你是想自己搞承包才了解那么多,没想到是为了咱们村。”陈明生敬佩道:“霖霖,是哥小看你了。”
明明他妹觉悟这么高!
陈霖:......
她本来确实是想自己搞承包种植的,要是她当了干部没说动村里人,其实和明生哥合伙承包也可以。等有了成果,自然会有人跟上。
“哥,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出去学习吧。”
“听你的!”
——
今年中秋和国庆一起连着放假,镇上和县里的中学生都回家过节。
陈霖家久违地三人团聚,桌上鸡鸭鱼肉齐全,尤其丰盛,陈霖特意在小卖部买了啤酒,和阿公一人一杯小口小口抿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