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奶奶乐呵呵地要赶回家,“大山啊,我们今晚问过柳枝了,明早就给你答复哈。”
然后又去劝了另外三家,这回,加上柳枝家和杨将家,这没定下来的五家总算都有了进展。
陈光山咧着嘴大笑,“我就说找你来劝的好,大家伙更乐意听你的话。”说着,陈光山就提到了下一届选举的事情。
陈霖继续装傻,“大山伯,你这还能多干一届吧,不着急给年轻人挑担子。再说了,你不当村长了,不还有明生哥嘛?!明生哥在我们这辈的人里,说话都是有分量的。”
以后就是她这辈人当家做主了,可得找个大家都信服的。
“你们这辈的谁不信服你了?”陈光山瞪大了眼睛,仿佛只要她说出一个名字,他就要找上门去问问凭什么不信服陈霖啊?
“不是这么说。”陈霖哭笑不得,“我这管着旅游公司也都可以的了吧?!公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再过一两年,人数都要超过村里的人数了。这么多事情,我得分身啊。”
陈光山闷闷的,只说他再想想。走着走着,又回头看她,欲言又止。最后只剩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换做往年,三月是陈霖难得可以偷闲的月份。但今年的三月不一样,她忙得都快脚不沾地了。
先是樊迎春又带着参观团过来,这回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北市的领导,但这回考察的对象就不仅仅是富华村了,而是整个小盘江村委。重点考察了水果种植基地、药材种植基地和七舍茶种植基地。
樊迎春这次过来连连感慨,“你们这才多久啊,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这时,陈霖就提到了这几年她一直在关注的网络购物。
“假以时日,物流也延申到全国每个乡镇、农村了,樊姐,你说我们的水果、药材、茶叶是不是也能走得更远?”
樊迎春惊讶地看向她,“这是你下一步的规划?”
陈霖笑笑,没承认也没否认,“可能吧,或许是下一个十年的计划。”
第115章
才把樊迎春的考察团送走, 唐夏和宋总以及几位公司的老总一起过来讨论养老院项目升级的事情。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养老院,比市区内的养老院也就占个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水质好的天然环境。但谁让唐夏本事大,挖了老中医过来, 在这边搞起了别的疗养项目。有的人不选择在这常住养老,但一年抽一段时间过来做疗养还是可以的。
陈霖也是交给阿公阿婆买了疗养项目的, 以后就每个月去给老中医把把脉,检查下身体。再每年安排去医院做全身体检, 中医西医加一起就是双重保障。
唐夏他们过来时,整条四十八米街都在做装修。
村头这块地方算是富华村的第一个门面,人家过来, 一眼看到的一定是村头的这块地方。
马路对面的停车场也在修建, 因为地方大,只简单地把四周用围墙围起来,两面的墙壁上都给刷白,要在上面画画以及提醒这里过来的游客这里是停车场。村头的停车场还保留着,但那里是给富华村旅游公司或者开店的商家留的停车位, 和陈霖家老院子旁的小停车场性质一样,是不给外来车辆进入的。
绕过正在施工的店铺,到了旅游公司大门前,发现旅游公司的外墙也搭起了架子,看来不久后就要改造到这里了。
村头唯独富华酒店是个例外, 因为半身酒店的设计就很亮眼了,在四十八米街这条街过去, 它就是唯一的标志性建筑。
唐夏和来的人讨论了一番这边建筑的改造效果, 要不是定好了时间, 他们还打算再看看。
“你们这是仿的古镇吧?”
“是,白墙青瓦, 看起来和四周的山水比较和谐。”陈霖解释道。但实际上,大家都更喜欢青砖黛瓦,但这不是改造的成本比较高,最后折中选择了刷白墙。但墙的颜色也不是特别白,装修师傅给调好几次才调出来的颜色。
村里原来的彩色画都被刷掉,宣传部门正要找几个国画老师来画国画,还要把富华村的“村史”给写上。
寒暄完,唐夏做了中间人,给陈霖、陈明生和其他人互相介绍,大家再互相交换个名片,也能说上几句话来。
要不是有这个养老院项目,陈霖和陈明生估计都很难能和这些人搭上话。别人那生意做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他们这就是草台班子。
外面叮叮咚咚的声音有点吵,但村里现在就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