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开了家游戏厅,从门口路过,往里面瞧一眼,里面几乎全是十几岁的男生,个个梳着大背头,穿着松松垮垮的西装,想装大人又没到那个年纪。
有个男生正和身边的人嘻嘻笑笑,陈霖看着觉得眼熟,正要走近些细看,那男生看了她一眼,没什么表情,很快拉着同伴转过身去。
或许是她认错了吧。
在老发廊和新理发店间犹豫了许久,她选了后者,结果理发师说建议她剪个流行的波波头。陈霖一脸茫然,“波波头长什么样?”
理发师往墙上的海报一指,陈霖果断摇头,“不用,你帮我把头发剪短到肩膀就行。”
“长这么好看,你要剪个漂亮的发型啊,这款卷发不错的,很适合你的脸型。”
她要是那么容易被人劝动,她就不是陈霖了,坚定道:“不搞造型,你帮我剪短。”不想再听理发师的推销,陈霖说了自己的要求后就不开口了。尽管理发师还在试图给她洗脑,什么女孩子必须要会打扮自己......
她不想搞头发,但是挺认可理发师说的要学会打扮自己,所以她给自己的计划表里加了一条:买化妆品。
想到就去做了,第二天陈霖就去了一趟市区,百货大楼里的护肤品、化妆品种类繁多,她听售货员介绍都听晕了,让人给推荐了适合她肤色的,最后拿了一套价格中等的。顺路去批发市场问有没有毛粉番茄的种子卖,买上一小包带回去。
红粉番茄这个老品种在十几年前特别火热,当时家家都爱种,因为皮薄不好运输,现在市场上的番茄品种大多是改良后的,村里还种毛粉番茄的只有两三家。陈霖喜欢毛粉番茄的口感,打算明年在剩下的七十亩地里开辟出一块地专门种毛粉番茄。
夏天去地里干活就能顺手摘几个吃,嘿嘿,想想就开心。
十月底,陈明理等人陆续顺利回来,把钱一发完清账,今年的大事情基本上就过去了。
日历一张接一张地被撕下当火引,日子也就转到了十二月中,相对来说现在算是冬天了。
宋庆元和齐修平再次回到富华村,教陈霖他们给火龙果根部覆上稻草,浇水的频率也得降低下来,这样才能让火龙果顺利过冬。
日子变得规律又稀里糊涂,直到这天早上起来习惯性去扯日历,发现已经挂上了新日历。
1998年没和她打招呼就匆忙来了。
她怎么觉得日子好似还停留在1996年?
也不对,1996年的家可不长现在这样,1996年也没有阿福。“阿福,过来。”
学生陆续放假,外出打工的人也陆续返乡。富华村又热闹了起来。
池塘里的莲藕要挖出来分了,陈光山发了两次广播,召集村里的壮小伙到池塘边集合,女人们带着孩子过来凑热闹。
陈霖带上相机出门,身后跟着壮壮、明明和花花三个小朋友。
哦不对,是四个小朋友。还有她家阿福。
池塘边的村道上摆了几十个大箩筐,要下去挖藕的男人都脱了上衣,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孩最先开始呐喊:“爸爸加油!”
下一秒立刻有人跟上,“大哥加油!”
一个接一个的,被大人骂了也不停,非要比出个胜负来。连她家阿福都跟着汪几声。
陈霖左看右看,找到棵不高的树,爬上去坐着往下拍几张,又凑到人群里拍。
“陈霖,给我来一张。”大堂哥光着膀子站池塘里,两只手捧着根目前挖出的最大的莲藕,冲陈霖龇着大白牙笑。
“我我我,拍一张。”
行吧,都满足。
莲藕装满一筐又一筐,池塘太大,足足挖了两天才结束,这两天的池塘边就是整个富华村最热闹的地方。
拿出一半给各家平分,剩下的一半则是要送去镇上卖。冬季的莲藕不多,还是快要过年的时候,莲藕卖得极快,得来的钱就进了村集体的公账。
眼看就要交今年的土地承包费了,加上新增加的七十亩地,陈霖总共交了一万八,她账本上的钱哗啦啦地减少。
陈明生现在反过来安慰她,“今年顺利结果就好起来了。”
周会计把账目抄写了两份,分别贴到村长家和老村小卖部外的墙上。
“卖莲藕和土地承包出去的钱,今年要用来在村头搞个晒场,铺上水泥,以后村里开会、看电影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