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了解了也没用,这个品种没研究出来现在也不会给你拿去种植。”
陈霖没失望,“这个我知道,我就是想先来了解看看,现在种不了,等你培育出新品种了,那不就可以了吗?”
陶元摸摸下巴,“有道理。”
难得有人专门来看他的“宝地”,陶元就给陈霖讲现在国内有哪些猕猴桃品种,有什么区别,然后就说他们这边的条件要怎么种植。见她像学生一样边听边做笔记,他差点笑出声,想叫她干脆有空来上他的课算了。但想到齐修平提过的,人家大学毕业就回小村子里搞种植,来省城上课完全不现实。
陶元还说他们和省城的食品厂研发部有合作,像这种新品种的果实摘下来,一部分会送到食品厂研发部,看能不能深加工成好吃的食品。
见她对食品厂研发部感兴趣,就说可以明天带她去参观。陈霖当然是一万个愿意了。
她想过以后形成大规模种植后再建厂进行深加工,当然这个想法距离实现还要不少时间,她现在就是要积累够多的经验,等到机会来临,才能施展手脚。
为了去省食品厂研发部参观,她和杜佳欢的时间延后了一天。
第二天她还是到省农科院大门,这次她提前到,没让齐修平等。
今天齐修平带她去见别的同事,一个上午的时间,她边问边记,多了满满五页纸的笔记。
齐修平调侃她,“我带的学生有你一半好学就好了。”齐修平和陶元都有在省农业大学任课带学生,陈霖知道的时候还说齐修平真是厉害,有两份工作忙还能抽时间去富华村。
陈霖遗憾道:“早知道当初就该读农业大学了,我现在做的事和新闻专业没半点关系。”
“说不定以后就能用上了,学到的知识不会自己长腿跑。”
“你说得对!”
是她想岔了,现在她还在学经济理论呢,什么都要学一点,而大学学的新闻学知识说不定在哪个时候就开始发力了。
站在当下去假设过去已经无用。
——
下午去食品厂的路上,齐修平才想起找机会悄声和陈霖道:“这个食品厂是公私合营的,陶元外公家占了大头股份,陶元的小姨是食品厂研发部主任。”陈霖瞬间了然,怪不得陶元说带她去参观就带去了。
她现在看齐修平和陶元的眼神都是一样的。大写的敬佩啊!
齐修平不解,“你这什么眼神?”
“看有钱人的眼神。”
齐修平:“......”
陶元:“......”
齐修平淡然道:“全靠家里人罢了,说来我们两个都比不上你有钱,听说你往海市跑几趟能赚下好几万,我工作几年加起来的工资也才几万。”
陶元惊讶道:“我们这些只能算是富二代,你直接富一代啊。”
陈霖:“......”他们说得太真诚,她都差点以为自己是个有钱人了。
这些吹牛的话还是得少听,家里房子还没贴上瓷砖呢,她的相机还没能换上个高端款呢。
陶元带他们进研发部,他小姨安排了助理带他们参观,还去了生产车间看。
“看这条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陶元从小在食品厂长大,对厂子的发展了如指掌,都不需要他小姨的助理讲解,他随手一指就能娓娓道来。
陈霖还没上高中时,周围大人口中最好的出路就是进工厂当工人,那时候她也想过初中毕业出来当工人,但实际上她从来没去工厂里看过,而这第一次参观就是这里,填补了她小时候对于当工人的空白幻想。
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转个不停的机器,有条不紊的流水线,穿着统一服装的工人。
有惊艳,又感觉到任重道远。
这样先进的机器走不到偏远的富华村里,但有一天,富华村里的人一定会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来,看到外面的世界。
第052章
陈霖连着三天去省农科院报到, 门卫都记住她了,第四天早上她再去,拎上了一个果篮, 借门卫的电话打给了齐修平让他出来,然后自己把果篮放门卫那就跑了。
这几天麻烦他的同事给她解答种植果树的技术经验, 但他们工作忙得很,也不同意让陈霖请吃饭, 当面给齐修平肯定会被拒绝,她就只能放下水果先跑了。
和杜佳欢约一次很不容易,和上次一样, 只有中午休息的时间, 一起吃过饭后杜佳欢还要去做个采访,用她的话说忙得都没空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