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你误会妈妈了。”
于越却打断了她的话:“妈,您先听我说完,您有些话说的确实有道理,林雁不能说话的事,虽然我不在乎,但对你们来说却始终是个很大的问题。而我却故意忽略这个问题,甚至还在潜意识里希望,您能看在我终于有了一个真心喜欢的姑娘,不会因为她不能说话就拒绝这门婚事。但我显然错了,您心里那把衡量标准的尺,不会因为我的喜怒哀乐而发生任何改变。”
“于越,妈妈在你心中,难道就是这样肤浅势利的人吗?我是为你们的将来考虑,你要真想娶林雁,我不会反对,但她不喜欢你,这是她亲口说的,可你为什么偏偏要喜欢一个不喜欢你、也并不合适我们这样家庭的姑娘?”
于越苦笑道:“妈,这喜欢谁不是我能控制的,不过您说的对,我和林雁确实不合适,人家那么好的姑娘,凭什么因为我这样的一个人说喜欢她,人家就要喜欢我,是图我脸皮厚,还是图我工作忙完全顾不了家里,甚至不知哪天我就在执行任务时回不来了。我弟说的没错,您儿子我最适合的就是一个人孤独终老。”
顾华还想解释,却再次被于越打断了:
“妈,您什么都别说了,我以后不会再去找林雁,希望您也不要再去。”
于越说完,起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八十二章
“于路啊,你去劝劝你大哥,现在他回家话也不说,饭也不吃,澡也不洗,每天下班回来倒头就睡,这也就是你大伯去地方考察还没回来,要是回来看见他这副颓废的样子,非被气着不可。”
自从那晚于越和顾华在客厅里的谈话后,于越就像变了个人,不吵不闹不说话,这让很善于用语言让别人服从她的顾华也没了辙,只能来找和于越关系很好的于路去劝劝他。
因为闫铮还活着的事情,在于家只有于修年一家三口和于越知道,不然顾华肯定会找闫铮去劝于越。
本来于修年的话于越也听,但顾华很不愿和自己这个小叔子打交道,她总觉得她那套得体又合理的论调,在于修年这里行不通。
于修年似乎一眼就能看穿她那些论调背后真正的意图,并且于修年并不认同她所认为的那些符合他们这个阶层的观点。
再有就是顾华本身出身名门,顾华丈夫也是从政的,并且职位不低,于越也是公职人员,年轻有为,所以她在经商的于修年面前,总会有一种连她自己都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要不是闫容的娘家一门英烈,如果闫容父母和爷爷还在,地位比顾家还有于家都高,顾华可能连闫容这个带着弟弟嫁来于家的弟媳也瞧不上。
所以这些年,虽然两家在外人眼里关系很好,实则顾华和于修年夫妻俩的关系其实很一般,顾华这次要不是自己那套论调在她儿子身上失灵了,她也不会来找于路。
于路刚从南省那边回来,所以并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所以等听顾华把事情做了加工说给他听后,于路却忽略了顾华费心的修辞,只是问她:
“大伯母,您是因为林雁姐不能说话,还是因为她的家庭背景才不同意的?”
顾华闻言有尴尬从脸上一闪而过,可能知道已经长大的于路和于越一样不好糊弄了,于是无奈叹了口气:
“两种原因都有,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林雁并不喜欢你大哥,他就是一厢情愿而已。”
于路闻言收起了一贯的跳脱性子,正色道:“我知道了大伯母,我等下就去把我大哥骂醒,告诉他不要痴心妄想,他这种还架着大清高门大户门槛的人家儿子,哪里配得上我林雁姐那样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尊老爱幼,出色的容貌只是她身上最不值一提的优点的新时代女性。”
“于路,你妈就是这么教你跟长辈说话的吗,亏她还是闫家长女!”
顾华怎么也没想到,于路已经和她那个小叔子一样有心眼了,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并且还一点颜面都不给她留,直接说了出来。
她之所以说是闫容没教好于路,而不是于修年,自然是因为闫容原本的社会地位比她更高。
按顾华的想法,闫容这个闫家长女就该担起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责任,而不是让她小叔子一介商人来教,最后教的于路眼界窄还一肚子坏心眼。
“大伯母,我不知道您都是怎么衡量人的高低的,我妈只告诉过我,优秀的人不问出处,只有那些不学无术,自身没有任何长处能拿的出手的二世祖,才会一天到晚把家世背景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