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家里,养大一点儿就赶去河里,吃些鱼虾什么的,应该费不了多少粮食,鸭子也是会下心的嘛,比鸡蛋还贵点。”
周婶听得若有所思,想了片刻后道:“你这丫头也挺有想法的,先养着试试,若是养得好,到时候我也去买些鸭子回来养,养鸡是养,养鸭子也是一样的养,最主要是能多下几个蛋,让我多攒几个钱!”
这两人说得热闹,旁边还有人不时掺和一两句,倒好似一个小团体。
郑月娥夫妻俩上船,竟没人搭理他们。
赵远山是猎户,家里没有地,跟村民们不怎么来往,也没什么共同语言,甚至因为他时常进山找猎,经常带着一身血腥气,村里一些胆小的人,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觉得他煞气重。
郑月娥觉得这些人很无知,她还不想搭理他们呢。
只不过目光落到那装着鸡鸭的竹篓子上,露出些沉思。
第13章 不受待见
郑月娥拉着赵远山坐得远远的,半点不往郑月乔这边靠,恨不得这两人连个照面也不打,但同住一村里,不碰面又不可能,抬头不见低头见,那她也只能多防备着些了。
郑月乔感知敏锐,就算不特意去看那边,但郑月娥不时朝她这边警惕的看一眼,当真是防她跟防贼似的,当真是无语极了。
那赵远山也不过一普通人,何以在她眼中,就金贵成这样了。
船稳稳么驶在河面,不时与身旁的人说几句话,郑月乔也不觉得无聊,感觉也没多长时间,就到达村里的码头。
郑艄公仍是高声吆喝了一声:“船停稳了,不要急,一个一个下船。”
郑月乔背着背篓,一手提着一个装着鸡鸭的竹篓子,脚步稳当的走下了船,落后她一步的周婶,这时开口道:“月乔丫头,拿得动不,要不要我帮你送回家里去。”
“周婶不用了,我力气大着呢。”
看她确实很轻松的样子,周婶也就没再坚持:“经常干活的人,就是不一样,身板都比旁人结实。”
她这么说着,目光看了一眼还没下船的郑月娥。
郑月娥正搭着赵远山的手,身形摇摇晃晃不稳当,听到周婶那意有所指的话,就不免气恼不已。
今天已经忍了大半天了,她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开口就道:“周婶,我阿娘前两天打了根银簪子,还跟我说要请周婶你过去看看呢!”
周氏就是个抠门的,银子就知道攒着,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更不可能舍得打根银簪子,就是让她花几文钱买根木簪子估计都舍不得。
周婶听到这话,脸色果然就不好了,可怪不得她不喜欢郑月娥,总是拿话挤兑,实在是因为有什么娘,就有什么闺女。
“你爹在茶楼做掌柜,每月都有二两银子,这谁不知道啊,可怜我们这些地里刨食的,一年到头也未必能赚二两银,你阿娘确实是个享福的,只是这福气也不能让你阿娘一人享了,你阿娘打了银簪子,给你阿奶打了没有啊?”
听到这话,郑月娥顿时黑了脸色,她阿娘拿私房银子打簪子,又怎么可能给阿奶打一根,不花钱么?
看她这脸色,周氏就一脸了然的笑道:“回家也劝劝你阿娘,做人媳妇,得孝顺公婆。”
说完,也不等郑月娥什么反应,直接甩手就走人了。
只是她们的对话,其余人等也有听见,初听还没觉得什么,家里有钱打根簪子也不算什么,只是若婆婆都没有,儿媳妇却穿金戴银的,这像话吗?
当场就有两个妇人小声道:“平时也没看出来,如今瞧着确实有点不孝顺啊!”
郑月娥都有点急了,这不是把她阿娘坑了吗,连忙解释道:“那是我阿娘自己的嫁妆。”
“就算是嫁妆,那也应该先教敬婆母,说白了还是不孝。”
说起来,村里人也并不真那么孝顺的,婆媳吵架,大打出手的,也不少见,只不过拿这种事出来炫耀的,也真不招人待见,毕竟不是谁都能打得起银簪子,就算家里拿得出这钱,也会想着存起来留作他用。
郑月娥这是一句话戳大家的心窝,银簪子谁不想要,只不过是没那个条件要不起罢了。
人陆续从郑月娥身边走过,好似耻与她为伍一般,把她气得不轻。
郑月乔留下来看了会儿热闹,正准备抬脚走人,就被叫住了。
“是不是你,故意挑拨事非,让人都不待见我?”
先前郑月乔可跟这些妇人们有说有笑,她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故意在背后讲她坏话,不然大家怎么就不待见她了。
脑补过度也是病啊,郑月乔嗤笑了一声:“我可没那么闲,忙得很呢,与其怀疑我挑拨事非,不如想想自己说话行事可还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