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功劳,如何跟得到了东海国的都城,抓获了东海国的高官显贵和国王相比呢?
这擒王之功,才是最大的功劳啊。
耶律德遇上了,就定要咬上了一口的。
“去吧,本宫静待佳音。”
“皇家,不会亏待了任何一位功臣的。”
后面,有些话,不需要多话,大家都明白的。
耶律德带着一腔热血,是出了主帐。
明珠没了睡意,她万万想不到,就在她准备撤军,将要离开时。
有人准备投降了。
这一晚,明珠照常入睡。
次日,晚,亥时。
夜很深了。
明珠的大帐,还是亮着的。不过,烛光很暗,有厚厚的帐子隔着。从外面看,是瞧不出,灯亮着,帐中依然有人在枯坐。
“今晚,见分晓啊。”
若成,大事抵定。
东海国,必灭。
若败,明珠觉得,以大齐的国力,来年,再战便是。
第82章
遥远的千里之外, 朝阳山下的北京城皇宫中。
这一晚,夫妻很有默契啊。
保宁帝耶律贤是独卧椒房殿,了无睡意。
他脑中, 全是长子大郎,长女长寿常常问及了,“母后去哪儿了?”这句句的问话呀。头一回,保宁帝耶律贤觉得,他亏欠了妻子良多,也负了儿女良多。
妻子为什么, 去亲征?
保宁帝耶律贤知道, 是因为他体弱。
他不奈战场上的奔波与辛苦, 身体受不住。所以, 这一切就要妻子去担起来。这些本应该由他这位帝王担起来的重负。
皇家, 看着高高在上。
军权,宗室却是握得太多。
这也是为什么, 得到了幽、冀二州后,皇家要供养了侍卫军、禁军两只军队的原由。因为,要抗衡啊。
耶律氏,从高祖到太宗,那些当年陪着一起打江山的部落头领们。只要不是宗室出生,又或是没与宗室联姻的。在两代帝王的努力下,全部成了在中原,领了爵田的勋贵。
草原上的采邑贵族的头人们, 靠着漠南与漠东草场, 这关乎中原安危的几千里草场, 全是宗室出生。
当年,只在贫穷的漠西、漠北草场的头人们, 才是没被高祖和太宗两代帝王,清理出了塞外的疆域啊。
如今,保宁帝耶律贤想啊,在他们夫妻的努力下,漠西是变天了。
宗室再次吞下了漠西草场,呵呵,皇家,皇家一定要得到了中原的十三州富庶之地啊。如此,才能真正的把宗室,永远且轻易的捏在了手心里。
中原,就是皇家嘴里,自留的肥肉啊。
“也不知道,明珠何时归来?”
对于东海国的战争,保宁帝耶律贤并不太担心。以他对大齐军力的了解,东海国是挡不住的。所以,这战争,无非就是大胜,还是小胜罢了。
毕竟,东海国在大齐的东北方向,他可没什么给力的盟友。
有此基础,保宁帝耶律贤关心的方向,就是妻子的安危,以及新年伊始,归与不归之事了?
月,在冬季的冬月,是消失无踪了。
东北,东海国的都城。
这一晚,城中的百姓,在沉沉睡去时。
突然,有喊杀声起。
是马蹄声,“哒哒”的响在了东海国都城的城内。
在皇城处,喊杀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普通的百姓,被惊醒了,也不敢多动弹。都是缩着脑袋,在各自的家中,当了顺民。只有少量的,一些泼皮们,想趁火打劫一下。
不过,那些有饶幸心出门的家伙,凡事出头鸟儿,都被无情的军队,砍杀了。
在夜晚,不是友军,没个友军标志的白头巾,耶律德领着的羽林军,以及后续跟来的大队骑兵们,全部是用马刀,直接砍杀掉。
废话,是不需要的。
在杀戮时,不敌死,就是我亡。
这时候,语言是多余的。
唯有手中的兵器,是最值得信任的伙伴。
因为,它可以送敌人,去见阎罗王。
而它,更可能让真正的幸运儿们,好好活下来。然后,去拿属于勇士的奖赏。
天蒙蒙亮时,一晚的杀戮,结束了。
东海国的城内,有许多的尸体,有红黑色的血迹。
来往巡逻的,不再是东海人熟悉的面孔。而且一些陌生的军队。
明珠在大帐中,于黎明过后,在破晓的阳光,升起时。
她得到了城中乱局,全部平定。
东海国的高官与显贵,特别是东海国与其家室城员,全部被押解进了军营后。明珠喜而起身,她站在了东海国的舆图前,一时间,莫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