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表示,这个任务很重要,由大佬们亲领着,以示重要。
那当然,也是为了避免,地方上伸了手脚。
“那这些钱,也由这个新衙门掌管?”
保宁帝耶律贤问道。
明珠摇摇头,回道:“自己收,自己管,这不是让人去上下齐伸手吗?”
“花钱,是户部管支出。收钱,是这个新收税衙门管纳入。中间,负责保管这等重要钱财,由户部和收税衙门一起监督的,当然是……”
“皇家票号。”
明珠呵呵笑了起来,她说道:“九州商会下面的大银库,皇家票号,能承担了这样的重担。”
保宁帝耶律贤听得这话后,眼前是一亮。
皇家票号,当然,说起来是挂了皇家的名。
其实,它的股份很杂。
当然,四成的大股,是在皇家手上。可其余的六成,却是由宗室、勋贵,以及三品以主的高官们,人人都掺合了一笔。
总之,这就是大齐朝廷上层,联合一起经营的。背景,大齐朝廷里,可谓是深厚的畅通无阻。
“朝廷的钱,自然还是朝廷的。”
“皇家票号代管,朝廷收入,支出。九州商会的帐房,那是最会查帐的。”
“这样的话,朝廷的钱,用在哪里,都是怎么花出去的。若想查,可比目前户部的一摊子陈年旧帐,都是烂一堆里,查无可查,要好得多。”
以前的帐,黑幕多多啊。
明珠表示,刷新了吏治,这财政方面,就更得透明了。
“这一切看着不错,但是,用军队去收税,会不会太过火了?”保宁帝耶律贤对此表示,有些忌惮。
“我想理清户籍跟田亩。”
“咱们按田亩收税,当然,人丁税同样照收。”
人丁税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朝廷能最切实的掌握住了,人口数量的变动。因为,古代是有奴籍的,奴隶嘛,就代表着他的主家要向衙门按人头纳算钱的。
所以,明珠不准备动人口税。那样的话,是为隐户的温床做保护。她要动的是以往衙门自己私开的征赋。
“不过,这中间,有变动。”
“而且,是大变动。”
明珠话到这里时,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她后面的讲话。
第74章
保宁帝耶律贤来了兴趣, 好笑的问道:“如何一翻大变动?”
“贤哥,你可曾听过这样的民间俗语。”明珠笑呵呵的说道:“任你官清似水,不如吏滑如油。”
“十个小吏杀九个, 漏网之鱼一大把。”
这话够糙,可理嘛,却是不糙的。
“所以呢?”保宁帝耶律贤挑眉。
“我之前说的,给官员们涨俸禄,可不是光给官员涨。这里面,也包括了, 衙门里的小吏。”明珠说得坦荡荡。
保宁帝耶律贤却是听得长戚戚。
“明珠, 你可知道, 官员的数量大齐朝廷有多少?而不在官册的吏员又有多少?”
保宁帝耶律贤的问话, 明珠笑答道:“在册官员, 目前朝廷的人数,是两万四千余人。”
“至于小吏的人数, 比这庞大至少五倍不止。”
伸了五指,张了张,明珠比划了手势道。
当然,这还是大齐朝廷在中原,就幽、冀二州之地。那塞外草原还实行的分封统治。若不然,以大齐朝廷塞外的万里疆域,铁定又得多上好几万顶的官帽子。呵呵……
“这涨俸禄,不是小数。就算以铜矿、金矿的开采, 一年两年, 往后继续下去。矿脉开采完了以后, 咱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将是一个无比庞大,消耗金钱的官吏集团。”
保宁帝耶律贤不得不表明一件事情, 他道:“涨俸禄是可以,可一旦没钱了,降俸禄,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保宁帝耶律贤的话,让明珠听得摇摇头,又是点点头。
“贤哥,咱们目前的官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想一想,前一世的我大华朝的官员加上公务猿们,那等一百个人里就有一个端铁饭碗的情况。明珠不得不说,相比较起来,大齐朝廷的官吏数量,就是毛毛雨。
“那些吏员,看着朝廷没有发俸禄,实则,他们在民间上下齐手。多少本来应该属于朝廷得的钱财,被他们中饱私囊了?”
“钱,不是朝廷收的。而这些贪了钱的坏名声,却是要朝廷背上了黑锅。”明珠说道:“我准备动的,就是吏治清明后的这些小吏,这些不入流,没入官册的贱籍。”
“小吏们,位卑而权重。这些位置,其实,是真正将朝廷的政策,实施在民间的管理者。他们出了问题,破家的百姓,自然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