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里,提点了一两句。”
保宁帝耶律贤说了他的打算,道:“大郎两岁了,再过两三个月,你就要誔下了咱们的第三个孩子。”
“如果这一胎是皇儿,我想,早早立下太子,也是好事。”
都是自家的孩子,这太子之位,早早订下来,也免得生了某些麻烦。
保宁帝耶律贤自然是考虑的挺长远的。
明珠听罢这话后,问道:“不再多考查一下大郎吗?”
“太子一旦立了,就不可能更改了。”
因为,废太子嘛,从古至今,是不可能完好的活下去的。
所以,明珠和夫君都清楚,立了大郎耶律安为太子的话。那么,将来一定不能废了这个儿子。若是有个万一,那就代表了,这个儿子就没有活路了……
“大郎的性子不错,只要培养的好,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保宁帝耶律贤笑得挺开心,对于长子耶律安,他这个父亲是认同的。
“而且,他也是一个疼爱妹妹的好哥哥。”
“我相信,将来咱们的皇女皇儿们,都会喜欢这样一个好哥哥的。”
保宁帝耶律这般说了一席话,让明珠是笑了起来。
明珠说道:“既然你作了决定,我自然是依了你。”
嫡长子,一直是中原的最正统继承法。而且,这个继承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很稳定的传承了一种次序。
“我准备在来年,大郎满三周岁后,就立为太子。”
明珠听得这话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似乎是一种开心,又似乎是一种担忧。开心的,是长子大郎的未来,够清晰了。
太子一时立了,明珠的皇后权威,会更盛。
担忧的,则是长子大郎三周岁,成为了太子。太子,可不是一个好坐的位置呀。小小孩童,举国注视下,会承受了很重很重的压力。
七月,青州那边传来了消息。
那位割据一方的青州大都督,是服软了。
反判这种事情,一旦做了,是没有回头路的。
当然,这位青州大都督的反判行为,大齐这边没少给吴国朝廷提供了切实的证据。所以,那位青州大都督的政敌们,得到了证据后,对于打击敌人嘛,自然是要多狠,就有多狠。
青州大都督在吴国皇帝派来的天使面前,是上演了一出变乱的戏码。
一个原则问题,就是表面交权可以,去吴国的都城金城,别说门,连窗儿都没有。
青州发生的事情,明珠是知道的。
秘奏递上来,她是第一个拆开看的人嘛。
七月,在明珠临近了生产前的时候啊。
“青州的事情,我会一直关注的。”
“你要生了,不必多在意这些外事。”
“天大地大,咱们的孩儿最大。”
对于明珠生产前,还是奋斗在朝廷的政事上,保宁帝耶律贤是劝解了话。
明珠笑道:“这些折子,我看着,解一解泛。”
“习惯看了,哪天不看,反倒是不习惯了。”
明珠说得实话,她真觉得,处理政事,有什么累人不累人的。
若是不干些正事,明珠反倒觉得,整个人跟生锈了一般,完全太闲了。
“成,你若喜欢看,我不拦。不过,你一定得注意,量力而行。”保宁帝耶律贤倒底还明白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所以,他不阻拦了。
他就是劝道:“一切以自身为第一。”
“你做到这一点,其它的,我不干涉。”
对于夫君担心与关爱,明珠非常受用的回道:“依你,依你。你的好意,我自然一定会受用,也一定会要求自己照顾好腹中孩儿的……”
过了七月,在八月时,天从炎热转为了暖洋洋。
八月的秋节,是蔬果的收获之季。
在这个季节里,保宁帝耶律贤从隐卫处,收到了一个不太美妙的消息。
隐卫,保宁帝耶律贤从羽林卫中,挑出来的信任之人,组建而成。这个隐卫营嘛,就是秘卫搞出来打擂台的。
作为阴谋上位的帝王,对于除了妻子明珠外,保宁帝耶律贤是信任其它的任何一人。
多疑的他,自然是对秘卫,也是带着审视的目光。
于是,本着治衡的目的,隐卫营与秘卫营,就是相互竞争上岗了。
秘卫嘛,目前是保宁帝和皇后明珠,一起管理着。
而隐卫,则是单独对保宁帝一个人负责。
拿着一封秘奏,保宁帝耶律贤在思量了片刻后,还是去椒房殿,寻了正在午觉的妻子。
椒房殿,皇后的寝宫。
保宁帝耶律贤到了时,明珠正雍懒的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