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骁看的认真,低声和阮橘说起了哪里不足,哪里有进步,哪里写的很好。
外面左右邻居家声音不断,汇合成一个热闹的夜晚。屋内暖色的灯光下,两人不觉越靠越近,低声交谈。一切似乎和以前没什么区别,却又好像有哪里不同了。
那边于婶子忙着,这边大家也注意着,都想着看会给于美兰寻个什么样的人家。
可忙忙碌碌十来天,说来说去,于美兰竟然谁也没看中。
“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赵兰花有些纳闷的说。
“谁知道呢。”阮橘也不知道。
这话也不好拿去问人家,于大姐估计知道,但两个人都不是爱戳人伤疤的人,谁也没怎么在于大姐面前提起于美兰。
但于大姐似乎没怎么介意,反倒自己主动说了起来。
“她啊,我听着她那意思,是要找个脾气好的,长得好的,有文化的。”她说着嘴角噙着笑,似乎是讥讽,又似乎是羡慕。
“这样的可不好找。”赵兰花有些惊讶的说。
长得好的还好说,这军营里那么多的人,总能扒拉出几个,脾气好的也能寻摸出来,可这有文化的,可不多见。
“你妹念过书?”她问。
不然怎么想起来要找有文化的了?
于大姐摇头,“没。”
“那,”赵兰花有些纳闷了。
“我瞧着,她是瞧中什么人了。”于大姐随口说。
“瞧中了?谁啊?”赵兰花立刻问。
“不知道。”于大姐手里的活就没断过,说,“她这些天一直跟我那个婆婆往外跑,谁知道她看中谁了。”
赵兰花就琢磨起来,她倒是没怀疑于大姐说的话,最了解一个人的往往是自家人,于大姐也没必要骗她们。
就是不知道是谁。
那边于大姐作者针线活,似乎有些出神的样子,冷不丁的开口说,“当初我是有对象的。”
阮橘和赵兰花下意识看向她。
“可他家里穷,我爹妈死活不同意。美兰结婚前些天,我偷听到我爹妈说,给我找好了人家,比我大十多岁,底下孩子都有一串,上有老下有小,就等着娶一个能干的媳妇过去伺候。”
于大姐停了针线活,往外看着天。
这段时间天气好,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再加上不凉不热的天气,格外让人舒心。
阮橘和赵兰花两个人心里却都是有些闷。
这种事,她们或是亲身经历,或是见过听过,但还是难免唏嘘。
“可谁愿意伺候人?”于大姐忽然冷笑了一声,“我心一横,就爬上了邱成光的床。”
当着阮
橘和赵兰花,她把这一席话说的无比淡定。
阮橘和赵兰花面面相觑,都有些懵。
不知道于大姐怎么忽然跟她们说这些了,以前也没有过啊。
“邱成光不愿意,这些年一个好脸色都没给过我,这我都认了。直到前些天美兰来了,他跟人家说话的时候,那叫一个客气周到。”说着让人心酸的话,于大姐脸上的冷笑反而渐渐散了,变得平静下来。
这话实在是让阮橘和赵兰花没法接。
事情是于大姐做的不对,邱营长也是倒霉,可既然把人娶回来了,再这个样子多多少少有些不地道,却又情有可原。
好在,于大姐也没有让她们接话或者回复的意思。
她跟她们说这些,好像也就是想找个人倾诉一下而已。
她说,她们听就够了。
直到中午她要离开了,抛下一句话,把赵兰花和阮橘给炸懵了。
“我准备跟邱成光离婚。”
“离婚?”赵兰花还有些愣神,跟着有些激动,说,“怎么忽然要离婚了?”
相比下来,阮橘倒是很快就冷静下来。
“离了也好,再这么拖着,对谁都不好。”她轻声说。
赵兰花怔了一下,这个道理他也知道,可离婚这件事对她的冲击还是有些大,之后一直在走神。
而且……
阮橘莫名想起了前段时间于大姐做的那件衣裳。
那样精细的针线,真的就是给一个老顾客做得到吗?
中午孟骁回来,阮橘就提起了这件事。
孟骁反常的有些沉默,话也少了些。
阮橘这会儿心里也有些乱糟糟的,竟也没发现他的不对劲,继续问出了自己惦记了好一会儿的事情。
“离婚都要准备些什么啊?”她说,看向孟骁。
“打个离婚申请,上面通过出具证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