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跟毛豆说话,实际上问的是霍秋山。
霍秋山直截了当地说:“路过。”
苏乘棠想想也是,哪有小叔子特意过来接嫂子的呢。
回到家里,霍秋山待了一会儿就回部队去了,他跟刘燕春说:“娘,下次休假我还回来。”
刘燕春高兴坏了:“行,娘给你包饺子吃。”
她最喜欢的就是霍秋山,奈何他常年在部队,很少回家。最近回来的次数多,刘燕春见了欣喜不已。
苏乘棠来到刘燕春的屋子里,跟刘燕春说:“娘,毛豆要建学籍,需要咱家的户口册。明天我拿到小学去,还得让他提前考试,看看适合几年级。”
刘燕春说:“好啊,你等等,我这就找去。”
苏乘棠看她在炕上把缝的帽子扔到一边,于是自己坐到炕沿上帮着缝,嘴里还说:“娘,你要缝就跟我说一声,我用缝纫机一下就给你弄好了。”
刘燕春一边翻柜子,一边说:“老了老了就要少麻烦儿女,这么点活用不上你特意帮我弄。”
苏乘棠笑道:“娘,你也太要强了,这样可不好。”
刘燕春也把户口册翻出来,递到苏乘棠面前说:“娘年轻的时候,全家的衣服裤子袜子全是我一人包干缝的。那些破布头还能攒起来纳个被面呢。就是岁数大,眼睛不好使,要不然在家没事也能帮你缝缝衣服。给你吧,别弄丢了,要是丢了还得去大队登记补办,重新审批特别难,祖宗八代都给你查出来核对。”
苏乘棠接到户口册,习惯性地翻开看。
“楚云长?楚天朗?”苏乘棠诧异地问:“娘,大哥不姓霍吗?”
这事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刘燕春把头发往后捋了捋,回到炕沿上坐着说:“他跟你一样,是被我收养的。原想着这么些年,就跟亲生的一样,也没特意跟你说。兄弟几个都知道,但还是给他叫大哥,那是从骨子里把他当大哥了。”
苏乘棠还真不知道这事,书里也没写过,一直都说霍云长、霍天朗,原来原名姓楚。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毕竟真真正正当做一家人,有没有血缘并不重要。再加上苏乘棠本身自己也是被爸妈收养的,越发觉得不重要。
“那我明天用完就还给你。”苏乘棠把户口册放到一边,继续给刘燕春缝帽子。
“给我吧。明天毛豆要考试是不是?你觉得他到底能上几年级?”刘燕春知道青凤小学是五年制小学,估摸着毛豆至少能到二年级。
苏乘棠早就打算过,毛豆的成绩上三年级绰绰有余,就是不知道四年级能不能跟上。而且他才六岁,个子长的小,要是猛地上四年级,不晓得高年级的同学会不会欺负他。
苏乘棠跟刘燕春说了自己的顾虑,刘燕春却说:“要上就上四年级,我相信我大孙子能跟上学习进度。”
苏乘棠笑道:“明天考试看看吧,要是能上四年级我考虑的也是去上,要是不行,三年级也可以。”
苏乘棠第二天拿着户口册带着毛豆一大早上到了青凤小学。
她轻车熟路地找到老师,给毛豆来了场入学考试。
学生们都是在春耕以后开学,也就是三月底。比城里的学生们要晚上一个月。农村人对教育并不看重,苏乘棠却是看重的。
毛豆规规矩矩地做题,写错字就用橡皮擦掉,不慌不忙的样子,颇有种胸有成竹的意味。
“语文数学全都满分,思想课差两分一百分。”主管教学的张主任含笑点头说:“难得见到有这么有天分的学生了,要我说直接上五年级都是可以的。”
苏乘棠知道现在就算上的再早,也没有高考的可能还得等几年,于是推却了张主任上五年级的建议,让毛豆从四年级开始上。
毛豆兴奋的不像样,他是真的很想念书。每次到青凤小学,看着坐在教室里的大孩子们,他尤为羡慕。
苏乘棠带着毛豆正要从办公室离开,猛然看到门口站着小君。
小君抿着唇,站在墙边犹豫地说:“大嫂...我也想读书。”
苏乘棠巴不得女孩子多丰富自己,拉着小君说:“我上次问你你咋说不读呢?”
小君说:“我马上就十七了。跟我一起玩的都要许人家了,没有跟我一样大的还在读小学,丢人现眼。”
张主任来到门口,听到这话不赞同地说:“学习怎么会是丢人现眼的事,只要肯学,多大年纪都可以。你们看到还有不少四五十岁的人去夜校参加学习么?他们也都在后悔在求知的年纪里,社会没有给他们这么好的条件。你要是觉得自己能够接受跟年纪小的同学们一起读书,我愿意给你考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