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今颖轻咳两声,快步走向病房。
刚一进普外科室楼层,她就撞见正在和麻醉师告别挥手的巫医生。
“师父!”,她走到巫医生身边,“我下午有台胰腺假囊引流,你要不要来指导一下?”
巫医生听见她欢快的脚步,斟酌许久语言,最终还是泼下一瓢冷水。
他摇摇头:“不了,今颖啊,我要去北京了。”
黎今颖刚刚浮起的嘴角瞬间凉僵住,她追问:“什么时候?怎么都没风声……”
“今天就要走,晚上的火车。本来留到今天,就是为了看你结婚,一拖再拖,也是时候了。”
他带着黎今颖往办公室走去,一路上尽量简单地解释这段调职:“我们的腹腔论文发出去后反响很好,肝脏领域是我毕生的追求,恰好北京军区替我联络好附属大学,实验项目、医院研究方向都很合适,加上你也让我很放心……”
黎今颖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什么。
原来前几日,巫医生忽然意味深长的那段对话,就是在为他的离开而提前铺垫。
走进办公室。
巫医生打开抽屉,拿出他提前整理好的一份病例名单:“大部分病人我已经交代好了,剩余这几位较为复杂,北京那边也有许多病人在等,我实在没有办法主刀,病人那边也解释清楚了……上台前,你和老主任商量着来,交给你盯,我才放心。”
黎今颖将梗在喉咙的情绪咽下去,点头应允:“嗯,我会和主任商量好的。”
“主任老了,考虑得的确更全面,但是专业层面他给不了你太多指引,要是遇到决定不下的病例,还是可以给我这个老头子拨个电话,我们一起约个时间讨论。”
黎今颖又“嗯”两声。
她背过脸,用手指快速拭去眼角的泪水。
“别挂着这张脸出去啊,你可是我巫守仁的接班人,不,比接班人还要厉害!你要研究的东西可不简单,我还真教不了你太多。”
巫医生说得乐观,话语带着玩笑意味,明显是不想让她为突如其来的分别伤感。
屋内送进一阵雨后的春风。
黎今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给了巫医生一个拥抱,同样学着他用开玩笑的语气道:“那你可得尽快封上院士,让我这个徒弟沾沾光!”
巫医生笑着连点两下头。
他看向早已放在办公室角落的行李箱。他孑然一身,来也匆匆,去也简单。这趟去北京,以他的年岁,恐怕今生不会再有机会回到部队医院了。
趁着分别前夕,他第一次回抱了徒弟。
“今颖,你会走得比我更远,未来就看你了。”
第113章 军令状
“黎老师, 刚才的胃空肠吻合太精彩了,但我之前在学校看到书本案例里大多采用外引流术,我们为什么这次要用内引流啊?”
三小时手术结束, 黎今颖刚和家属沟通完,就被这批实习医生包围在住院部走廊。
黎今颖把办公室门打开,示意这群实习生进屋聊, 不要堵在走廊门口,免得打扰病人休息。
她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一抬头就看见了正在等候区的聂浚北。两人四目相对, 她无奈摇摇头, 用口型说了句“等我”。
巫医生已经乘车离开了。
她作为师父首肯的接班人, 总得把师门“倾囊相授”的传统给延续下去。
关上门, 她拿出病历表,递给所有人传看。
“彩超上面可以看到他的囊壁成熟且较厚,加上这位病人年纪不到三十,代谢好无基础疾病,用Roux-en-Y并发症肯定会更少,复发率低,术后也能更快恢复。”
实习医生们叽叽喳喳开始讨论。
方才主动问问题的男学生再次感慨:“哇,怪不得彩色多普勒这么贵, 科学改变技术啊!黎老师,你的第一笔经费花在这里也太值了!”
“又不是花
我的钱,你感叹什么劲儿?得亏院办和心脏外科那几位老狐狸下手快, 现在国外机器都刚出来没多久, 我们能拿到进口仪器, 恐怕中间有不少人跑断腿呢。”
人群拿着彩超病例左右传阅。
“好牛的机器,科学太伟大了!”
“是啊!你看, 真的能看得好清楚……”
“黎老师,你都不兴奋的吗?跨时代啊!”
黎今颖突然被cue。
她内心OS:等到21世纪还有更牛的超声内镜,甚至都可以不用外科手术,就能把人给救了。
不过,瞧见他们兴奋的模样,明明她在记忆中已经操刀过多次同类型的手术,依然忍不住被气氛感染,切实体会到为什么网络上会有那么多人赞同“八九十年代是最好的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