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陈玉茹卷走了所有家产,她连医药费都是卫生院垫付的,还债这条路任重道远。
往事随风。
无关的人很快消失在黎今颖的耳边,她也开始着手准备开年后的入学事宜。
军医学校入学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衣服、鞋子、文具、日用品、个护。
每项购置都不能疏忽。
用肖蓉的话来说:“多准备一些,家里的始终好过你在学校小柜台里随随便便买来的。”
直到大年初三那日,黎今颖一家三口去商业街的百货商店查漏补缺,才从售货员那里又听到了一些故人的消息。
她站在售卖文具的柜台前,耳朵不自觉地飘向那群正在聊八卦的售货员。
其中一位售货员称:“我和之前文具柜台肖雅梅不是老乡嘛,我今天才知道,他们生产队长从前追求过她,但她没答应。”
另一位小声惊呼:“啊?那个方脸大哥吗?你怎么知道的,我都快忘了有她这么一号人了。”
“我妈和我说的,队长要和我亲戚家的姑娘谈婚论嫁,能不打听一下吗?不过啊,他婚礼就在今天,咱们乡下村头摆了大灶,我要上班就没去。”
两人站在柜台后感叹不已。
“哎,雅梅也太可怜了,她要是一直呆在文具柜台,现在也该评上职称了吧?哪怕跟了生产队长,也说不定过的不错啊……总比她之前那个杀人犯老公要强啊!”
另一人答:“命运这件事,谁知道呢?”
两位售货员叽叽喳喳聊着。
黎今颖听完,视线忽然与肖蓉对接。
母女俩同时捕捉到对方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却默契地当作没听见,没有多言。
时光向前走,人亦往前看。
第62章 入学手续(二合一)
春节很快就在鞭炮声和锅灶翻炒声中结束。
78年的这个正月十五, 对于黎家来说,交杂着喜悦和不舍的复杂情绪。
吃完饺子,放完烟花, 黎今颖第二天就得出发去学校报道了。
她最初坚持要自己独自前行。
黎今颖知道,如果肖蓉和黎志兴也陪着一块去,她铁定要泪洒现场, 哭得一把鼻涕。
但是,有人哭得比她还早。
临近分别,肖蓉哭了整整两夜后, 黎今颖还是松口了, 决定给她这对相伴十年的父母一个好好告别的机会——她哭就哭吧, 别让爸妈遗憾了。
正月十六清晨。
家属院从早上七点开始, 就不停有人来黎家门口道喜,有曾经的退休会计大婶,也有隔壁的邻居陈医生。他们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黎今颖的出发日期,纷纷踩准她出门的时间,送来了礼物。
退休会计大婶送了她一本《马哲语录》:“颖颖变成大姑娘了,我总觉得你还是那个跟在蓉姐背后嗦冻梨的娃娃脸呢!”
陈医生赶着上班,没多说话,放了一罐精巧的百雀羚护手霜在窗台, 还留了一张纸条:“小姑娘加油,等你学成归来。”
更令黎今颖惊喜的是,曾经救了她一命的王医生竟然也来了。
她看着眼前这位双鬓微微斑白的老熟人, 眼泪刷啦啦就往下滴:“王叔叔, 我要去读大学了。”
王医生也是个感性的人。
这些年他看着家属院里的人们来来往往, 有人永远离开了,也有人刚刚才踏上征途。
他给了黎今颖一个礼貌的拥抱, 语气哽噎:“我就说你长大后肯定是国色天香,看来我这身辨骨相的功夫还是没还给我师傅。去学校要认真读书,别被臭小子给骗走了,争取拜个国手大师,好好传承下去!”
黎今颖哭笑不得,忍不住呛了他一句:“王叔,你还说我会是个傻闺女,你看!我考了第一名呢~”
王医生老了,脸上笑出褶皱:“所以你比我强比我厉害啊,以后肯定会是比我这个卫生院圣手还要厉害的好医生!”
肖蓉两口子站在旁边,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当初失而复得从污泥雨夜里捡回一条命的闺女,不仅挺过了重症高烧危险期,还出落得漂亮又聪慧?
一家三口又哭又笑,在邻居们的祝福声中,带着两个大牛皮箱下了楼,上了小货车。
载具由县委书记友情提供。
不是什么豪华德系小车,也不是官员常备的红旗,而是一辆毫不起眼国产轻载货车。
县委书记是从大山沟土地里走出来的,他勤勤恳恳多年,才攒下了一些钱,把家里的生产队驴车换成了小货车。
他称,自己与黎今颖有缘分,加上他家里也是两个闺女,就当是蹭蹭状元姑娘的喜气,让家里亲戚开车送他们一家去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