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蓉来讲,不过是手机里又多了一个,久未联络的老同学而已,可对于李博安来说,并不是。
初高中的李博安成绩一向稳健,可那年最后高考不知怎么就失利了,是被第二志愿录取的,专业还被调剂,最后大学念了工商管理。
那年的高中毕业聚会,李博安没有参加,暑假过后各自奔向大学,开拓自己全新的朋友圈,逐渐大家都断了联络。
毕业后,也算摸爬打滚了几年,才坐到如今这个职位,交过几任女朋友。
在一起或者分手,无论哪个过程,似乎都没有让自己掀起很热烈或者伤心的感觉。
重逢的那刻,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又重新跳动了起来,鲜活而炙热。
李博安看得很清楚,沈蓉手上没戴婚戒。
但他又怕直接约她太唐突,最终他想了一个迂回的折中的办法,办一场同学聚会。
一个任何新闻旧闻,都能拿出来当话题讨论,又能彼此增进感情的场合。
李博安的初衷,是办一场小型聚会,用的措辞是为了弥补自己,当年没有出席毕业聚餐的遗憾。
舒城是大本营,消息才走了半天,新建的聚会群里已经被拉进来一百多号人了。
从初一到高三,这六年里重新分过好几次班,A和B同班过,B和C也同班过,进了群的人又各自把印象里同班过的人都往群里拉。
到最后,压根分不清到底是哪个班级的同学聚会了。
发起者李博安,看着满屏幕刷起的讨论
聚会流程和节目的消息,心中万马奔腾,我见个心上人,你们这么积极起劲干什么?!
这些消息,沈蓉到了傍晚才看到。
她被拉进群的时候,正在开会,屏幕上接连跳出来五六条消息,她点进去后直接选了免打扰,之后就忘了这个小插曲。
踩踏事件,嫌疑人因扰乱社会秩序,拘留十五天,事件的后续汇报移交给了其他同事处理。
因为“少年警校”的活动,被定为冬令营,被提上了日程。
一下午,她和邱闻在会议室里,从活动时的午餐规格,警情公开课与主持的人员选定,讨论到媒体的协调工作,十几张A4纸被记得满满当当。
沈蓉将所有笔记拿在手里一张张重新浏览,忽地想起什么就在旁边标注一下,或者在空白的纸上补记些什么。
邱闻看着她,忽然发现她写字的姿势很标准,像是刚上小学一年级学写字时,老师拿出来的范例图片,腰板挺得直直的。
视线又落在纸上,她的字很好看,娟秀大气。
他忽然想起,两人当年第一次正面相见,是在学校的小卖部门口,他带着人堵她。
后来在小亭子里,她为了让坐在窗口的凌玿能看到她的困境,假意要写情书给小胖,也是这样端坐着,乖巧又认真的模样。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她上心的呢?
他也不知道。
或许,是从看清她眼底暗藏的狡黠那一秒开始吧。
多么聪明的小女孩呀。
她头微低着,垂眸盯着手里的笔记,黑色的长发扎成了一个马尾,额前有绒绒的碎发,那安静的模样莫名让人觉得温软。
他想伸手捏一捏她的脸蛋,可她头刚往这边偏了下,邱闻下意识地就转了视线。
窗外的天色,暗了啊。
他起身走到身后,“啪”的一声轻响,一室明亮。
光线的刺激,她下意识眨了眨眼,抬头看了眼头顶,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是凌玿。
她接起,这边喂了一下,那边还没开口,邱闻突然走到身旁,手里递过来一瓶水,问了句:“喝水吗?”
聊了一下午,两人都忘了喝水,他刚去开灯时,看到柜子上有几瓶矿泉水,没多想就拿了过来地给她。
沈蓉微仰着头看他,喉咙口确实很干,说了声:“谢谢。”
凌玿接通电话的时候,恰好坐在前座的高主管将业绩报告递给他,顿了几秒钟,倒是将那边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甚至连对方的声音是谁都听出来了。
沈蓉见他不说话,问:“怎么了?有事儿吗?”
凌玿压着不太高兴的情绪,问:“下班了吗?”
沈蓉的目光落在窗外,深冬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回道:“没呢,可能要加班。”
加班?
一定土老板的儿子在,影响了她的工作进度。
于是他说:“那你快把来串门的人赶走,安心工作,早点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