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日子一天天过。某个午后, 傅真忽然特别想吃茶叶蛋,但又闻不惯“五香”香料味。
晏启山特意跑了好几家酒店买茶叶蛋,她一闻就想吐, 过会儿不恶心了还是想吃。
既然买的不行,那就自己煮。
晏启山订了谷物鹅蛋, 把家里几千块一斤的正山小种、祁红、铁观音、龙井、普洱翻出来, 只用了矿泉水、盐糖, 啤酒、干辣椒、电压力锅, 慢慢地煮了一锅极具文人气息的哥窑同款“金丝铁线”纹茶叶蛋。
因为没加任何香料,只有满屋子浓浓的茶香, 傅真没再反胃。
晏启山帮她剥开后,深褐色花纹精致优美,蛋白柔嫩Q弹, 蛋黄沙沙的流油,口感像轻乳酪蛋糕一样细腻丝滑。
傅真连吃三个, 赞不绝口:“咸淡适中, 满口茶香,回味鲜美,微微辣, 超级好吃!”
坊间流行给孕妇吃鹅蛋补充营养。
从此后, 傅真无视“茶叶蛋不健康”传闻, 拒绝白煮蛋, 每天雷打不动吃两个“晏启山”牌茶叶鹅蛋。
晏启山试图让她吃白煮蛋, 她振振有词:“茶叶健康, 蛋也健康, 茶叶蛋怎么可能不健康?”
不过,傅真都是拿茶叶蛋和生煎、锅贴一起, 配粥当早餐吃的,那点莫须有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她的心情最重要,晏启山完全没有以“为你好”为由剥夺她这一口吃的。
因为容易饿,傅真经常拿牛奶泡锅糍,养脾开胃,软滑香甜不胖人。有时候也和棉花糖一起,放到拿铁里,一口下去有红糖和咖啡香气。
晏启山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但最令他惊奇的还是——
某夜,傅真把烘得很干很松脆的红糖馒头掰碎,注入开水、奶粉和糖,告诉他这是“馒头干茶”。
他满脸诧异,脱口而出:“这真是一种‘恐怖’的吃法。”
傅真于是追着喂他,强迫他吃,“什么呀,这个和锅糍一样都是浙江地方养胃小吃。”
晏启山被迫品尝了小半碗后,发现入口绵软香甜,确实是好吃的,只不过卖相不如锅糍。
傅真本质上是咸食主义者。甜食虽然醇香可口,终究不如咸的辣的能讨她欢心。
她喜欢三黄鸡、二黄鸡等土鸡,瘦瘦的“鸡脚爪”,卤汁虎皮、煮熟油炸、盐焗、白灼或者和螺丝一起浓油赤酱地红烧。
晏启山在国外,在北京,其实很少吃鸡爪。跟傅真回了杭州后,被盐焗鸡爪和卤汁虎皮凤爪迷倒,时不时买一点下酒。
傅真则热衷于用鸡爪下泡面,而且只喜欢便宜的福满多泡面。
晏启山非常担忧,忍不住劝她:“真真,我觉得你还是尽量少吃泡面比较好。”
傅真解释说:“这是我的童年记忆。上学时每天拿这个当早餐,加青菜火腿肠。”
晏启山这才知道,傅真是真的野草一样长大,早上泡面,夜自习后依然泡面充饥,偶尔嘉兴肉粽,他在西藏都没这么简陋。
为了补偿她那么辛苦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开始不厌其烦地亲手准备早餐和夜宵。
蛋饼,紫菜鱼丸汤,京酱肉丝卷,水牛奶鸡蛋羹,盐水鸡,猪油拌粉,小馄饨……都很家常,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噱头。
傅真很喜欢这样,每次都吃得很开心,“两个人过日子嘛,简简单单才是真。”
/
春节假期是所有中国人最清闲的一段时间,晏启山偶尔去公司,傅真呆在家里,除了准备毕设和论文,偶尔也会做手工。
回国前,她跟乔、晏启玉俩个有过口头约定,要合伙做自己的服装品牌。
杭州服装工业发达,特别适合服装创业。
之前她被乱七八糟的事分了神,如今腾出经历,还是要投入到“款式研发”当中。
为此,她专门拉上晏启山和司机当苦力,到四季青市场搜罗了不少喜欢的面料。
夏裳技术含量和成本最低,生意最好做,傅真入手的也主要是三醋酸、铜氨丝、人丝,以及高档重磅真丝、重缎香云纱等,还去缝纫机设备商行买了专业缝纫机。
她的工作室安在一楼光线最好最温暖的角落里,尽管有中央空调,晏启山还是添了可以热咖啡、烤串烤红薯的五面电暖炉。
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你的移动壁炉。”
家里其实不冷,但傅真特别喜欢坐在壁炉前。那种橘黄色的暖光,让她特别安心。
由此,傅真热得在大衣穿里吊带裙,行动方便了不少,但是小腹微微凸起很明显。
她一时间难以接受,“啊,它好难看啊!”
晏启山笑着制止她,“明明很漂亮!你乱讲不要紧,被小朋友听见伤心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