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朝云+番外(345)

直到宫娥们齐刷刷跪满大殿,她才懒懒回过头,朝李瀍招招手:“五郎下朝啦?快过来坐。”

堂堂天子至尊,由着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消一个眼神或者手势,便乐颠颠地凑了过去。

下朝后到浴堂殿见一见宝珞,陪她一起用膳,再去延英殿处理政事,是李瀍这一年来养成的习惯。刚经过一夜饱睡的宝珞,气色好得像颗仙桃,再经过脂粉精心修饰,整张脸便如映日芙蓉一般,玲珑剔透,光彩照人。

如此艳色,李瀍只要看上一眼,便能忘记满朝文武老气横秋的脸,还有那些令他焦头烂额的朝政。

李瀍坐在宝珞身旁,拈着她裙裾上的珍珠搓揉捏玩,涎着脸絮叨:“宝贝身子累不累?睡得好不好?早膳想吃甜,还是吃咸?”

宝珞听着李瀍嘘寒问暖,却仔细看着他的脸,关切道:“陛下是不是在心烦?”

李瀍欣慰地叹了口气:“爱妃真是朕的一朵解语花。”

“后宫不能干政,不过陛下若是想发发牢骚,臣妾可以贡献两只耳朵。”宝珞两只手扯了一下自己的耳垂,成功将李瀍逗笑。

他便将朝堂上的争论大致对宝珞说了一遍,无奈道:“其实朕很想派兵和回鹘干一仗,偏偏却反驳不了李德裕。”

“依臣妾看,还是李宰相老谋深算,他说师出无名不可用兵,是顾惜陛下的英名呢。”

“他老是做这种无用功,朕又何时在乎过名声?”李瀍不屑地冷哼。

“陛下什么都好,就是太任性了。”宝珞忍不住数落他,“陛下是天子,一言一行都要载入史册,陛下有个好名声,臣妾也能跟着沾光啊。”

“你能沾什么光?”李瀍失笑,“你是后宫妃嫔,最多被史官记一笔姓氏位分,朕还是正经给你在陵寝里留个位置,让你陪着朕遗臭万年吧。”

“谁要陪你遗臭万年!”宝珞气得拿梳子丢他,李瀍笑着往旁边一躲,沉甸甸的金背玉梳磕在盛蔷薇露的水晶盆上,将边沿崩掉了一块。

李瀍抹掉溅在脸上的香露,心疼道:“可惜了,东海进贡的水晶盆,就数这一只最纯净如冰。”

宝珞也觉得肉疼,埋怨地瞪了他一眼:“好东西就收在宝库里,什么都巴巴地送过来,弄得我束手束脚,麻烦得要命。”

“换做别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就你嫌麻烦。”李瀍笑话她。

宝珞媚眼乜斜,反唇相讥:“陛下不也一样?都说穷寇勿迫,难得有李宰相这样从德义出发,考虑周详的贤臣,陛下却不领情。”

李瀍脸上的笑容顿住:“你觉得朕应该听从李德裕?”

“臣妾可不敢替陛下拿主意。”宝珞转身面朝妆镜,安静地让宫娥替自己插戴簪钗,“臣妾只有跳舞是内行,所以连每日穿什么、戴什么都不敢自己拿主意,免得被行家笑话。”

李瀍板着脸道:“朕听出来了,你是说李德裕是内行,朕是纸上谈兵。”

宝珞回过头,笑嘻嘻道:“臣妾过去在教坊时,听闻李宰相在各个军镇任节度使,功绩斐然。陛下是不是纸上谈兵,自己掂量吧。”

“臭丫头!”李瀍骂了一声,恼火地转过身,不理她。

宝珞憋住笑,也不说话,等他自己回心转意。

……

八月二十四日,天子下诏,命边境守军不可先犯回鹘。

九月一日,诏令河东镇、振武镇戒严,以防回鹘犯边。

一个月后,李德裕奏请天子遣使安抚嗢没斯残军,并赐谷米三万斛。天子于延英殿召集诸位宰相商议,最终将赈济谷米定为两万斛。

消息传到错子山时,回鹘部落已迎来一年里最难熬的冬季。

乌介可汗得知嗢没斯获得大唐赈济,嫉妒得两眼发红:“嗢没斯明明就是回鹘叛将,也配得到大唐的赈济?”

“可汗是今年春天即位,嗢没斯是去年冬天投靠大唐,岂能算作叛将?”太和淡然接话,手里穿针走线,细细缝着一件乌油油的貂皮小袄。

“可敦,大唐这么做,你就不心寒?”乌介可汗愤然道,“你是大唐公主,我是回鹘可汗,那两万斛粮食,怎么也轮不到嗢没斯头上!”

“是可汗不愿去天德求助,我能有什么办法?”

“我……”乌介可汗简直悔青了肠子,“不行,我要派使者去大唐!让大唐天子知道,回鹘真正的可汗是我药罗葛·乌希!”

太和眉梢一挑,冷冷一笑。

“区区一个嗢没斯,都能得到两万斛粮食!早知道大唐天子如此慷慨,我们何苦在这里饥寒交迫地过冬?可敦,我们这就拔营南下,请天子借我们振武城建牙。至于嗢没斯那个懦夫,他的人马,还有两万斛粮食,都应该归我所有!他若不从,就是违逆回鹘可汗的叛徒!”

上一篇:无人妍暖下一篇:禁庭春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