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天子正式改元,是为会昌元年。
李德裕在书斋里听完石雄带来的消息,大感欣慰:“我果然没有料错,太和公主还在草原深处,去年十月抵达天德塞下的回鹘军只是一支残部。幸好我军没有贸然出击,否则打草惊蛇,只会妨碍太和公主南下。”
“大人英明,岁末我经过西受降城时,只看到天德军严密布防,两边并无战事。”
“也是多亏了圣上当时忙着去云阳冬狩,心思没放在边境上。”李德裕抚髯沉吟,“我会在朝中继续斡旋,以怀柔绥靖之策,诱使乌希特勤率军南下,将他们一网打尽。”说罢他心念一转,唤了声石雄。
石雄正望着窗外数枝寒梅,闻声应道:“末将在。”
“你在塞外,有没有遇到过光王?”李德裕问。
“末将一直忙着赶路,不曾留意过作僧侣打扮的人,不过如今已探知公主所在,想找到光王应该也不难。”石雄据实相告,又问,“大人是否需要末将去找光王?”
“不必,这一趟你万里奔波,应该好好休整,先回振武军吧。年前圣上派振武节度使屯兵云迦关,防御回鹘。近日刘府公奏报回鹘已退,圣上已下诏命他回镇,你就直接回振武军城吧。以后若有事要用你,我会给你去信。”
“是。”石雄俯首领命,退出书斋,刚走进中庭,却迎面撞上了绛真。
“石大哥。”绛真笑容可掬地打了声招呼,向他盈盈一拜。
石雄一板一眼地还礼,看着眼前珠围翠绕的窈窕美人,脑中不期然便想起了身在塞外苦寒之地,大腹便便却还要逞强敲冰的晁灵云。
这两个女人过去同在大人麾下,看着姊妹情深,如今遭际却是天差地别。
算算日子,她应该已经生了吧……石雄暗自沉吟,便忍不住向绛真打听:“在下想请教娘子,探望产妇备什么礼最好?”
“这一类礼种类很多,要看关系远近,才能知道送什么最合适。不知石大哥要看望的是近亲,还是远亲?”
原来送个礼,竟有那么多讲究?石雄微微皱眉,回道:“并非亲人,算是朋友。”
朋友?一个已嫁人生子,却值得准备礼物专程探望的朋友,这里头的学问可大了去了!绛真心里翻江倒海,面上却不动声色,浅浅一笑:“我明白了,若是朋友,礼物就不便太贵重,心意到了最重要。”
第239章 贴心的礼物
晁灵云腹中的孩子,早产在最寒冷的腊月。
当时大部队拔营南下,她拖着即将临盆的身子,逞强上路,结果将孩子生在了太和的驼车里。
那个泡在血泊里,哭声细微,像小猫一样瘦弱的女孩,将太和吓得魂飞魄散。为了保住母女二人的性命,太和趁着风雪又起,费了百般唇舌,才劝动特勤原地扎营,不再南下。
太和将晁灵云安置在自己的大帐里,衣不解带地细心照顾,弄得主不像主、仆不像仆,若不是乌希特勤早认识太和,简直要怀疑她们谁才是可敦。
就这样千辛万苦地从天寒地冻挨到春暖花开,晁灵云的身体总算是养了回来,连那小猫般的娃娃也日渐变得白白胖胖。
二月的时候,大队人马南下到错子山,乌希特勤被十三个部落拥立为乌介可汗,与太和正式成婚。
婚后太和搬入乌介可汗的金帐,将原先住的大帐留给了晁灵云母女。
每当白天乌介可汗忙碌的时候,太和都和晁灵云待在一起,做做女红,照顾孩子,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进了四月初夏。
“灵云,你说我们女人啊,一有了孩子,好像别的事都顾不上了。”太和放下针线,凝视那紧挨着兔狲绿珠,睡得口水直流的胖丫头,目光里满是慈爱,“这几个月,我都不记得是怎么过的,天天眼睛里就只有这个孩子。”
晁灵云缝着女儿的小衣,无奈道:“就为了我和她,南下的行程耽搁了几个月。如今水草丰美,羊肥马壮,部落里的饥荒眼见着是缓过来了,我看可汗又不提南下的事了。”
太和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对,就为了你和她,这么做很值得。怎么?生了这么漂亮的小县主,你还不满意吗?不就是耽搁点行程么,将来不知多少公子王孙,都要折在她的石榴裙下,耽搁掉一辈子呢。”
“公主……”晁灵云简直哭笑不得,“你这话扯得也太远了。”
太和笑笑不说话,继续做针线。
晁灵云的针线活一向凑合,针脚歪歪扭扭,也就行军打仗的粗人不嫌弃。搁在粉雕玉琢、吹弹可破的小娃娃身上,就显得粗陋极了。
她好不容易缝出一件白罗小肚兜,往女儿身上比了比,看着不圆不方,好似一片碾坏的馄饨皮,顿时十分气馁:“算了,我还是去河边洗洗尿布,顺便钓几条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