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是顾大人带头,依我看——”
后面的话压低了声音。
陶姜的酒量总算好了一些,遇仙酒楼的玉液酒入口绵软,浓香醇厚,后味甘甜。
她存了一坛二十年份的,每次来都喝几杯。
这才是好酒嘛,跟那些辣嘴的假酒不一样。
吴国公府之事,还得从魏王入京后说起。
当时新帝登基才一年,新年号都没有捂热。
魏王以勤王之名入宫,次日便传出新帝失踪的消息。
魏王处死了很多人,新帝宋景辉下落不明,不能算驾崩,不能举行大丧。
国不可无君,高压手段下,群臣一致恳求魏王宋彧登基。
当时宋景辉后宫的妃子没有子嗣,孙皇后放她们出宫嫁人。
而孙皇后被妥善安置,住在西华门的静心宫。
名为休养生息,实为□□。
魏王登基后,改年号为嘉平。
当时吴国公府手中尚有军权,突然的改朝换代打了孙党一个措手不及,孙皇后被幽禁后,他们立即收敛,抓不到一丝把柄。
宋彧登基不久,北方蛮族趁朝中不稳,联合羌族南下,更不是处置吴国公的好时机。
他御驾亲征,将太子留在后方。
魏王是个很能打仗的皇帝,脾气也很大。
他誓要将蛮人驱赶至黄河以北,叫他们称臣纳贡。
这几年打了几十场仗,今冬,清平关大捷,蛮人投降称臣。
侵扰大业百年的蛮族,终于投降了!
战事一结束,皇帝立即命太子和顾平章将吴国公府下狱。
这几年顾平章一路从翰林院修攥,到户部员外郎,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可谓平步青云。
先帝奢侈享乐,国库空虚,皇帝打仗这几年军饷、粮草,后方补给,全是顾平章想办法。
陶姜知道他一直在搜集吴国公府罪证。
今年底,轰轰烈烈的吴国公府抄家案,持续了一个多月。
孙家人全都下狱,如今还在牢里。
皇帝还在行军路上,过几日便要到京师。
大家都在猜吴国公府要怎么判。
是流放,还是砍头?
这位皇帝的心思,猜不准。
当年消失在宫里的新帝,至今没有消息,民间私底下猜什么的都有。
她喝了没几杯,又听见右边包厢门打开,小二领着客人进门,“金大人,您请!”
她一顿,抬头。
顾剑听见,也回头看她。
陶姜不再听那边说吴国公府的,支起耳朵开始听这边动静。
但这边静悄悄的,小二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似乎又有人推门进去。
还是没有人说话。
陶姜纳了闷了。
顾剑嗤笑一声。
陶姜掐了他一把。
她靠到屏风上,想听得清楚一些。
二人压低了声音,跟左边比起来,简直听不见一点。
突然,隐隐约约听见她自己的名字。
陶姜不由紧紧贴上去。
顾剑嘴角抽抽,“小心——”
话音刚落,噼里啪啦一阵响,屏风整片倒下,她猝不及防,整个人随着屏风扑到地上,简直摔了个狗吃屎。
她忙看向屋中。
看清坐着的是谁,她头皮发麻。
“顾,顾平章?!”
这怎么可能。
她再抬头看另一位。
两人气氛紧张,不知在谈何事。
她的出现显然出乎二人意料。
金溪云立即站了起来,“夫人,有没有事?”
顾平章看着她,好整以暇地坐着,声音不紧不慢,有股嘲讽劲儿:“这是在做什么?”
陶姜忙爬起来,冲金溪云笑:“我没事,没事!我瞧这屏风别致,就站那看屏风呢,谁料它倒了,吓我一跳!”
“顾平章,你为何在这里?府上那些人都打发走啦?”
她一边说,一边坐金溪云对面,冲他一笑:“金大人。”
金溪云如今在大理寺任职,担任大理寺右寺丞一职,是大理寺卿的左膀右臂。
金溪云拱手:“顾夫人。”
陶姜看了碍眼的顾平章一眼。
顾平章:“酒楼迎八方客,我在这里,与你在这里,原因是一样的。”
陶姜感觉他话里夹枪带棒,她有些生气。
但一看到对面的金溪云,压下了情绪。
“我刚才听见你们谈及我的名字。”
金溪云张口,清隽的脸上有些惭愧:“抱歉,寸心失礼,不该议论夫人。”
顾平章慢悠悠啜茶。
“说我什么呢?”
“没什么。”顾平章按下不提。
他不高兴。
金溪云看他二人似是有话要说,起身告辞:“顾大人,夫人,寸心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