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既然如此说,那么我便不客气了。”
江辞心领神会,于牢房中坐而论道,对着姚贾提出要求。
但——
就这?
精通庖厨的厨子、大豆、水、精通医药的医官,以及力气大的壮士若干。
当然,还要有锅灶等。
不管是磨豆子也好,还是上锅蒸把握剂量也罢,江辞显然是不准备亲自动手的。
毕竟专业的事情就得叫专业的人来。
煤老板为什么受欢迎?
内娱为什么无不怀念煤老板?
可不就是因为人家不随意的指指点点,强行涉足自己所不知晓的领域吗?
区区做豆腐而已,江辞觉得自己已经尽量在使这件事情变得高大上,使其充满了神秘色彩。
但放在姚贾眼中,便不免有那么一点简陋和不够看。
毕竟强秦是真的强,而他们的皇帝陛下,那是真的有钱。
不仅有钱,还舍得花钱。
各种经费,那必然是给的足足的。
远远超出预算。
便如同姚贾,原本是魏人,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
可谓是没有一点地位可言。
但是当始皇帝一统天下、破灭六国的序幕开启,姚贾奉命出使四国之时,皇帝陛下给出的经费是——
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
家人们谁懂啊,就这个经费,就这个待遇,有秦一代都不多见!
上一个享有这待遇的,那还是上一个。
等到后来姚贾完成任务,成功离间四国并且回转秦国,皇帝陛下更是大喜,封千户,拜为上卿。
对于打工人而言,可谓是再友好与励志不过。
强秦大舞台,爱拼你就来。
原本为周王室养马的边陲小国何以能够吸引人才,超出东方六国之上,甚至是将其一一覆灭?
所仰仗与倚靠的,除了老秦人以外,可不就是那些六国的人才?
那些为名来、为利来、为胸中的理想与政治主张而来的打工人?
所以,纵使是在这帝国的牢狱之中,如果真心想要为皇帝陛下而效力的话,经费与人手什么的,其实是可以要求得再充足一点的。
有话语被堵在姚贾的喉头,只是于江辞那闪烁着清澈愚蠢的目光之下,姚贾欲言又止止言又欲。而后开口,确认过江辞所需要之种种,相当委婉的做出提醒道:
“小友确认一下,可是有何遗漏?”
“并无。”
并不知晓自己错失了多少经费的江辞摇头,继而开口,做出补充与解释。
“只不过这制造豆腐的过程中,有一种物品,仙人唤之曰石膏,当是一味药材。需要识药理、通百草的医官确认,方才好进行寻找。不知......”
江辞言语闪烁,目光期期艾艾,面上呈现出几分不好意思。
【唉可惜朕手上没有个《本草纲目》,又没记过《汤头歌》啥的。只知道南方豆腐需要用到石膏,但这石膏究竟叫什么,还真是个问题。好在朕如果没记错的话,石膏同样可以做为一味药材。】
【所以,只希望小老哥找来的医官真的有两把刷子,足够博学。要不然朕可就惨了。】
【不对,实在不行朕还有系统。做为一个人工智障,总不能连这么简单的信息与知识都没有收录吧?】
心中虽然有那么一点急,但又不是太急的江辞在心头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做心理建设。
江辞的目光之下,本就带有着滤镜并且为江辞而来的姚贾连连点头,表示这是应有之意。
给江辞以足够的安全感。
表示一定会将事情办妥,使江辞没有任何后顾之虑。
临了更是捋着胡子表示,只要江辞真的能够将那豆腐做成,那么必然会上奏皇帝陛下,替其请功。至于身上罪责,同样会被消去。
“只是,”
姚贾话音微顿,而江辞却已然是接下了下句,主动表示在豆腐真正被制造出来之前,自己绝不会走出这黑冰台的范围一步。
就是这行刑活埋之期,还请稍作推延。
自己若是失败,又或者迟迟不曾将那豆腐做出,再行处置不迟。
言毕,江辞对着姚贾深施一离,口中不卑不亢道:
“还请阁下代为通融。”
当真是一副识礼仪、知进退的模样。
【虽然朕很想早点走出去,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步步的来不是。再说了,早听说这地方到处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朕来此走上一遭,不参观参观什么的,是不是有点太亏?】
【反正这是古代又不是现代,朕虽然遵纪守法,但是这来都来了,反正又不影响考公。】
【就算是现代,不照样有跑进来进修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就业培训,给学个技术啥的?要是有个校友会就更好了。不管了,总之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朕天亮了应当是不会被活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