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不能陪着皇上一宿一宿熬着,宫里大小事务则是落到了我的手里,我不过萧规曹随,按部就班地按皇贵妃治理之策管束上下。
我正在延禧宫看账簿,看到夏冬春忧心忡忡地进来,面露为难之色。
“怎么了?皇上身子又不好了?”
夏冬春坐到我面前,郑重地说道:“甄嬛死了。”
手中的账簿忽然滑落,我愣怔地低下头看着那账册,耳中像是忽然没了声音,我抬头看见夏冬春嘴巴一张一合,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一出雁鸣关,甄嬛就在休憩的营地刺杀了摩格,一路往果郡王埋冢之地逃去。听说阻拦她的侍从侍女被她刺伤了好几人,她后背中箭十几支,最终穿着嫁衣倒在了果郡王墓前。”
我沉默良久,看着夏冬春始终说不出一句话来。
甄嬛所说的报仇是这个意思......她真的行刺摩格了,她还穿着嫁衣去陪果郡王了。
她就像那日在九州清晏举着玉环翻到摩格身侧的那个小女孩。胧月不为玉碎,只是言语震慑,而甄嬛只为玉碎,成了真的刺客。
正在满殿寂静之时,小厦子突然进来,“宣妃娘娘,皇上说想在东暖阁见一见您。”
夏冬春站起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别愣神了,我只能深吸了几口气,平复心绪去养心殿见皇上。
我到门口时,襄嫔正好从里面出来,她细心体贴,温柔从容,这阵子像个母亲一样疗愈陪伴皇上,倒是比从前得宠许多,连首饰衣衫都比从前华贵了。
襄嫔见到我,撇脸看了一眼养心殿里面,对我悄声说道:“皇上得知了甄嬛死讯,正伤心呢。”
我冷哼一声,叹道:“我还不了解皇上吗?伤心几天也就好了。谁死了他都要伤心一阵子的。”
不过是装作情深义重给旁人看,演着演着只怕自己都要信了。
我抚了抚自己繁复华贵的宫装,拿着扇子冷眼往里走去,一进门就看到皇上盘腿坐在榻上,案桌上放着甄嬛那枚黄金的玫瑰簪子。
我低头叹了一口气,脸上摆出同情的表情走到皇上面前。
“容儿,嬛嬛到底是为了大清,舍生取义......”
我要吐了,他编出这样的鬼话来骗谁?
他是要给甄嬛塑就金身?还是让自己的惋惜不舍名正言顺?还是显得他像汉元帝一样无辜可怜?
第258章 骚动
“朕想追谥嬛嬛为贞义夫人,她虽为准噶尔王妃,但到底是大清的功臣。”
是功臣,不仅保住了大清的颜面,还搅得准噶尔大乱。
摩格年轻气盛是难得的将才,轻易死于女子之手,只怕英格可汗那些侄子儿子为了争斗地盘又能打一阵子了,如何统一部落举兵犯境呢?
遣妾一身安社稷。皇上这一手,赢麻了。
“甄远道年事已高,见地也不似前几年那般清白......朕就赏他个正四品典仪的闲职,让他安度晚年吧。”
用完就扔。甄远道到底是因为钱名世一案得罪了皇上,不再受重用。如今甄嬛死了,便更不愿摆在面前添堵。给一份体面尊贵赶得远远的,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皇上的打算是最周全的。
甄嬛当日那样言辞激烈,诛心不肯放过。而她死了,皇上就气顺了,还能原谅她。如今她不仅死了,还带来了额外的利益,皇上便能顺水推舟装个好人。
我知道,他的脸面和情感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从来不值一提。
我叹息着奉承他道:“皇上思虑周详,姐姐泉下有知,定会感念皇恩。”
如今我语气里的温柔连装都装不出来了,皇上意外地看向我,再次拉起我的手。
“容儿,朕知道你也一样伤心。你不要怨朕,送她去和亲,朕也是不得已。”
我颔首回答:“臣妾明白。”
*
似乎是察觉出了我的冷漠,皇上也不再对我颐指气使了。我推托六宫事忙,鲜少殷勤地去养心殿伺候。
又到了一年初冬,一直勤谨侍疾、又时常带着温宜哄皇上高兴的襄嫔如愿封妃,如今后宫里妃位又四角齐全了。
寿皇殿。
阖宫祭祀祖先,皇上携嫔妃敬香祈福,祈求大清国泰民安。
一轮敬香完毕,皇上转过身看向跪在地上的一排皇子公主,四阿哥为首,器宇轩昂,似乎十分希望皇上能够与他说两句。
四阿哥生母出身微贱,养母又远嫁和亲,虽是旁人嘲讽他不堪,但他还是十分活跃,不仅常常去养心殿讨教还常常亲自炖了参汤送给皇上。
“朕很久没有抱八阿哥了。”
那是因为皇上不来延禧宫看我,我也很少带孩子去看他了。
弘映有些惊喜,乐乐呵呵地张开双臂朝着他皇阿玛跑过去,被皇上一把抱起时发出“咯咯”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