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刹那之间夺眶而出,她哭着地将那张照片放大又放大,心里却犹如针扎,疼得厉害。
在这样的时刻,她也蓦地想起,那次在柏熙府遇见傅小洲时,他说的那句莫名其妙的话。
“孟聿峥找的那个人,找到了吗?”
“当年开学接待新生的时候孟聿峥来向我打听过新生名单,翻了两三遍,最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还以为他有什么认识的人……”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
电话那端是二姨父和外公的关心问候,而她在这边却已是泣不成声。
她多出好多后悔。
想起最初他接近自己时,她虽高兴,却也带着一丝防备,后来他步步紧逼追得猛烈,在一起的时候,心里眼里都是她,所有人都知道他最喜欢的人就是她。
可那时候她在干什么?
她在怀疑他的真心。
过往一幕幕在眼前复现,被遗忘的无数小事在这一刻疯钻进大脑折磨着她的心神。
泪水以绝望的方式无声落下。
她总以为两人这场短暂的风花雪月,是成全自己旧时一场痴梦,却不知,原来于他而言,亦是一桩心事的成全。
原来遗憾是会以这样的方式骤然降临的,原来得知真相的那一刻,也并没有多少欣喜若狂。
值得庆幸,他们昔年的无意错过,他的那些苦心,时隔多年之后终于昭之于众。
只是她好像慢了一步。
她拂过手机屏幕里他的笔迹,指尖微微颤抖。
那就在心底好好告个别吧。
孟聿峥,我知道了。
第54章
望城一中寒假无人。
整座校园空荡荡的,鸟雀停驻在门口几株光秃秃的银杏,压落最后几片摇摇欲坠的枯叶。
孟聿峥去找归要前,先拐道去了一趟望城一中。
时隔两年,他站在这所学校门口,弯着腰,看着荣誉榜上他的名字后跟着的那个姑娘,轻轻笑了。
那张照片拍得特别好看,头发梳得整齐干净,脸上还有一层未脱的稚气,挂着淡淡的明烨的笑,眼里尽是对未来的憧憬与风华。
照片署名下的寄语,是她引用的一句名言——
“我考清华,一为读书,二为「钟书」。”
一为读书。
二为“钟书”。
他目光漫漫,轻抚过照片上的眉目,忽而挑起嘴角。
这姑娘,仿若从来都这样稳操胜券,她决定的事,从没错过,也不曾后悔过。
他从小见惯太多巧言令色,却极少在同辈人里见到这样纯粹坚韧的姑娘,像是独有的一股清流。
其实身边人说过,若有机会,你守在京大、京艺的校门口,观察一整天,最后会发现,这样自立向上眼神清澈的姑娘其实一抓一大把,区区一个归要,实在算不得有多特殊。
可他就觉得那姑娘同那些人不一样。
他永远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对她有印象的场景。
那时候她的成绩单还没那么惊人漂亮,归要这个名字也还没那么耳热,所以最开始传进耳边的,是王彦军那帮不务正业的人在他耳边吹过的:
“真行,咱们学校整个高中部都没什么好看的姑娘……不过前几天我在食堂倒是看见过一个,挺有气质的,皮肤很白,站在学生堆里特别显眼,就是那种……”
王彦军努力想了想,最后挤出一个还算精准的形容:“那种读过很多书的挺有内涵的女生,你们能想象吧?”
没人能想象,他那时在旁边打游戏,也不怎么在意,还是后来某次课间,被指着操场上一道背影,说她就是前几天说的那个,气质挺好的姑娘,叫归要。
那是他第一次听她的名字。
他举目望去,看见一个五官清淡白白净净的姑娘站在树底下记考勤,一中校服丑得要命,周围男生女生发育期身材歪歪扭扭的,没几个穿得像样的。
可她不一样,那衣服穿在她身上,就是好看。
气质是真好。
好到那张素净的小脸都能加不少分。
耳畔是王彦军那几个人啧啧赞叹,他却不怎么感兴趣地转过眼。
诚如身边人所说,他见得多。
那时候对她真没太多印象,就是觉得这姑娘清清冷冷的,扎着一个简简单单的大马尾,长得是挺漂亮,可什么别的想法都没有。
真正上心,是后来有一次,他被强行架到篮球场看比赛,几个人坐在场外阶梯上休息,王彦军瞎聊,在那儿说起了年级上的某个女生。
那女生性格有点木讷,谁叫她都爱答不理的,王彦军便随口说了一句:“嗐,那女孩挺好,就是一根筋,感觉脑子有点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