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同人)人在日漫当作家(37)

Pss,费佳倒是知道自己背着父母偷看的事儿,对此,在她看完之后的那个周末晚上,他们两个成年人用成年人的方式“交流”了一下。

回到正题,黑色幽灵代表独/裁,无政/府是反独/裁向往自由的,但是当真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出现时,就像是这一趟大巴车上的情况。没有约束的自由形同为恶,因为如果自由不加约束,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人性的残忍与黑暗会毁灭一切。

但是谢皎写的又不完全借鉴《索多玛的120天》,也就是第三层的思路。因为在她的想法当中,就是这个大巴车也是一个国家的缩影:财务老师良心未泯的早早自杀,一方面指一个国家的崩塌最开始就是源于经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指没有财务控制约束的消费主义是导致人最先走向死亡或者道德的沦丧——看看报道中那些在商家忽悠下为了名牌包包首饰而花呗借呗信用卡小额贷款甚至卖肾卖卵子卖身体的女孩吧。

接下来被杀死的第二位思政老师意味着法律和道德的崩溃,更意味着国家信仰的崩塌,就像过去老大哥的信仰崩塌导致国家的毁灭,也像现在的漂亮国因为自由民主的信仰逐步毁灭而导致国内民众对国家的怀疑与不信任。而她也设计思政老师死亡的时候高举左臂,代表工人阶级的反黑色幽灵礼。

教务处主任是唯一的领导,也就是代表统治者,一个靠谱的和一个不靠谱的统治者,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天差地别——一个是下坡踩刹车,一个是下坡踩油门。

人事处老师和后勤老师一起代表一个国家军事力量,也代表着官僚集团的内部明争暗斗,代表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不管是衰落到无法自保还是军工复合体强大到不受国家控制,都是国家灭亡的关键因素。

而大巴车上的故事整体走向,其实就是朱楼,是贾府走向:领导层的内斗、受压迫的人的不断反抗,以及代表戎羌的水国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窃夺大舜政权导致一切都落入外族手中。

这就是谢皎眼中的末世,世道混乱下的现实。

第19章

第一卷是本书一切故事产生的起源,第二卷是她致敬电影大师+自己眼中历史的缩影,而第三卷才是“真真正正”可以说是她自己上辈子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

说到上辈子,谢皎一直都觉得很神奇。

说她投胎之前在奈何桥上干了那碗孟婆汤?但是她记得前世的经历,自己是如何看着贾府由盛转衰,看着朱楼是如何倒塌,又是如何给水国做嫁衣。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可若是说她没有喝,她却不记得自己究竟是贾府中的谁。

是林黛玉吗?但是她记得她亲眼看着林妹妹是在树上上吊而死的。

是薛宝钗吗?但是她记得自己看着宝姐姐是如何热毒发作倒在冰雪之地生生冻死的。

是贾探春吗?但是她记得自己是如何看着她在反抗水国的海寇败退之后,宁死不愿投降做水国人,逃到了山野当中,靠着泉水和野菜野果苦苦活着。

她甚至还记得从冰雪之后挖草根吃的苦涩,记得观音土的苦涩味,也记得芒种节撕心裂肺的痛。

投胎之后,当她看着《红楼梦》的时候,记忆里的一幕幕就浮现在脑海当中,每一个人的结局也都浮现在她大脑当中。可是,可是她不是《红楼梦》里面的哪一个人,她为什么会知道每一个人的命运?

那我究竟是谁?

当年谢皎刚刚投胎,躺在婴儿床上看着亲妈看87版《红楼梦》的时候,她就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想了很久,最后想了好几个月(谢皎:现在想想,幸好老妈老爸神经粗,没有疑心自己这个婴儿为什么特别安静),最后才模模糊糊的想起来些许。

我好像真的不姓贾,也不是贾府当中的谁。

我好像姓秦,叫秦琞。

不是哪家的父母会在古代给自己闺女取这么一个名字???

没准是我孟婆汤嘬了一口,所以记忆混乱了。

也正是因为谢皎的经历和记忆情况,谢皎的性格,多多少少就养成了我行我素的脾气。没办法,若是她十分在意他人想法,那她先被上辈子的记忆逼疯了。

而能让她改主意的,除了她亲爸亲妈,以及疼爱她的长辈,也就是她家费佳能劝得了她。

没办法,费佳懂她,一直都和她同心同德同志,他说的话,她愿意听。

第三卷.沉寂雪原

作为一个在大巴车上自始至终都属于旁观者的人,“我”既没有参与剥削行动,也没有参与学生反抗。

“我”是经历者,是记录者,更是旁观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