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被杨元鼎这么一打岔,张司九也想开了:“周娘子,您那个方子回头劳烦给我一份。如果有贵重药材,我也可以尝试平价替换。毕竟我也粗通药理——”
周氏笑着应了。又把张司九狠狠地夸了一通才肯放人。
最后,张司九是红着脸,脚步发飘的出了县衙。
走出县衙,她就想起一个事情来:!!!忘了提醒他们检查杨县令,并且以后离张小山远一点了!
不过,想想他们应该想得到,她就没回去特地提醒了。
毕竟,该给张小山和杨县令留下一点脸面?
因为要回去拆洗被褥,熬百部水,张司九和招银就没有去找徐氏,而是直接回了家。
回家之后,那就是一通忙活。
好在现在正是秋燥的时候,太阳很好,而农村又有的是地方支竹竿晾晒被褥。
被褥也被张司九用百部水浸泡了一小会儿,才用草木灰搓揉锤打,然后再清洗干净的。
一大家子人,五床被褥,洗得张司九和招银两个人手都发白,差点被累瘫。
不过,那一片飘荡的被褥,看着也很壮观就是了。
因为家里在晒谷子,所以张司九是在家门外找了阳光最好的地方晾晒的。
走过路过的人,都忍不住诧异的多看两眼,有笑着问张司九是不是小松小柏尿床太厉害的,也有笑而不语一脸意会的,还有面色探究,最后怜悯看招银的。
张司九:……我说我们家不是刻薄人家,还来得及吗?
显然来不及。
而且忽然张口解释,显得更加奇奇怪怪。
所以张司九最后只能沉默:沉默,是今晚饭后的八卦。沉默,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同情。沉默,是这一口黑锅结结实实的心酸。
招银显然没想那么多,还凑上来问张司九:“九娘,为啥她们都看我?我咋个了?”
张司九看着招银那一张单纯的脸,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最后,她只能沧桑道:“没啥,咱们回去洗头吧。二婶也该回来了。”
第126章 不安生
张司九强忍着头皮上的麻意,用加了醋的水仔仔细细的给招银洗了个头。然后再让她弯着腰,在百部水里,将头发都浸到水里去。
等浸个一分钟左右,再将招银的头发直接用厚棉布包裹起来,把所有的头发和头皮都捂在里头。就这么包着,让招银安安静静的在院子里进行日光浴。
然后她自己也去洗头了。
仔仔细细的洗了三遍后,如法炮制。
再然后就是杨氏,还有小松小柏。
反正徐氏回来的时候,场面可称之为壮观——一大家子整整齐齐的坐在院子里,顶着太阳晒,门外是一排被褥晾在路边上。
徐氏来不及感叹,就不得不加入了除虱大军。
足足捂了两刻钟,太阳都从正中间偏开一点,一家人这才面色痛苦的除掉了包头的布。
捂了这么久,所有人都感觉头皮都要闷得要出水了,热得可怕。
这会儿一解开,大家才发现,原来头发丝早就干得差不多了。
张司九生了一小盆火,然后又开始让大家互相篦头发。
这一次,篦下来的虱子,大多数都是死的。
就算有那么几个坚挺的,还能勉强动一动的,也看上去就是奄奄一息的样子。
这些虱子被张司九直接丢进了火盆里。
虽然烧得有点臭,但张司九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毁尸灭迹,让这些虱子再也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其中,以招银头上最多,感觉加起来都快有小一两。
张司九整个人都不太好了,下定决心监督招银一定要搞好个人卫生!
这样的场景,绝对不允许出现第二次!
最搞笑的还是小松和小柏,两人还搞了个比赛,非常幼稚的要比一比,看看到底谁头上弄下来的虱子多。
以至于小柏无论如何都不肯将弄下来的虱子丢进火盆,而是要攒着跟自己哥哥比!
小松更无耻一点,他居然想到了作弊:他去偷杨氏头上弄下来的虱子。
张司九发现这一幕时候,简直都快要气炸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自家两小只产生了强烈的嫌弃:这是什么品种的熊孩子啊啊啊!!!!
徐氏也被恶心得够呛,也不分青红皂白了,直接操起一根细竹条,让两兄弟的童年更圆满了一些。
这一个中午,是在虱子被燃烧时候的“毕博”声和焦臭味,以及百部水发出的味道,和两个熊孩子的鬼哭狼嚎里结束的。
傍晚张小山踩着夕阳回家来,张司九和招银她们正在收谷子——张司九和招银负责用木铲子把散开的谷子给推成一堆,杨氏就负责扫没推走的那些。
而徐氏就负责用撮箕往箩筐里装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