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点四十五,大大终于更新了。
看到读者们激动的评论,崔美青很愧疚,她继续打了一千五百个字才爬到床上睡觉。
第二天一早,崔美青爬起来继续打字,她奋发向上,一次性打了六千字,两天的更新都打好了。
八点一过,她的手机又响起来了。
崔美青家虽然已经搬来原市了,但她家钻了空子,户口一直没搬到原市,一家子的户口还落在墨水县,村里的地虽然分给大爹和三舅家管了,但爸妈老了想回去养老,还是有地可种。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崔美青还是墨水人。
墨水县教育局听说墨水县出了一个市状元,还进了全省前五十,高兴地马上联系崔家。
虽然崔美青没有在墨水县读过书,但她是高考状元,这说明什么,说墨水县人杰地灵啊,快,快给状元发点奖金。
崔美青被墨水县来的工作人员拉着又拍了一天视频,还获得了县里发给她的五万奖金。
原市和二中也给她发了五万的奖金。
她想着,这下该消停了吧。
不,她想得太美了。
高一时候就开始资助他们的企业家听说自己资助出一个高考状元,十分兴奋,立马在原市大酒店组局,邀请学校老师和崔美青参加,崔美青被拉出去当吉祥物和老总拍照,又拿到了九万的奖金。
好家伙,高考一次,直接发家致富了。
崔美青高兴,但又没那么高兴。她太忙了,每天只能抽出时间来把《大逃生》打出来,《来吧,一起造反》的清穿文一推再推,学车的时间也被一再压缩。
终于,在被爸爸拉着又一次当酒桌上的吉祥物时,崔美青忍不住爆发了。
她悄悄联系远在梨县的堂姐,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上,她爸背着自己换洗的衣服和几本书,坐三四个小时的车票跑到了梨县。
在梨县车站下车,崔美青这才给爸爸打电话:“爸,我现在在梨县,不到报志愿的那天我就不回来了。”
“哎呀,”崔林院在家里直拍大腿:“你怎么说走就走,万一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
“这不是没事嘛,好了,好了,我堂姐来接我了,不说了。”
堂姐是短头发,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身材高大,走过来和崔美青打招呼的声音非常洪亮有力:“妹子,来啦。”
“姐,来了。”
“走吧,走吧,家里饭菜都做好了,就等你了。你放心,我都没跟别人说你考了全市第一,没有人会来烦你。”
堂姐走过来提她的行李,把行李放到电动车后座,动作干净利落。
“不过,你侄女是知道你成绩好的,你有事没事也和她讲一讲,要怎么学习,她这个学期有些松懈了,数学成绩不理想。”
“侄女今年上几年级了。”
崔美青边问边坐到电动车上。
堂姐发动电动车,带着崔美青往家赶。
“二年级。”
“那不着急,才小学呢,打好基础更重要。”
“唉,说是这么说,就怕基础也打不好。”
姐妹俩之前也就在老家见过一次,但对彼此都熟悉的不得了,就像一出生就认识了一样。
梨县的气温比原市高很多,崔美青在电动车后座上坐了一会就觉得额头只冒汗。
崔美青不禁有些后悔。
驾校教练说驾校在梨县有分校,而且驾驶证更好考。崔美青一听,这不是玉皇大帝在指引她来梨县避人吗?
她没想到梨县居然这么热,太阳烤着人脸,一下子就把人都烤蔫了,路边的行道树叶子也都晒卷边了,空气中似乎充满了火星子,好像悄悄燃一根火柴,这里就会爆炸。
好在堂姐家有空调,一进去家里,凉气扑面而来,崔美青这个人都舒服多了。
堂姐的姑娘坐在客厅看电视,看到崔美青进来,一双大眼睛看着她,眼里满是好奇。
堂姐催促了一声:“叫人啊。”
侄女犹豫半晌,“嬢嬢?”
堂姐忍不住捂嘴笑。
崔美青这辈子其实比上辈子高很多了,她对自己一米六二的身高很满意。
但她一向不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刚刚高中毕业的她,小圆脸配上朴素的衣服,瞧着就年纪小,侄女都不敢叫她嬢嬢,怕把她叫老了。
崔美青应了一声。
堂姐是真把饭菜都准备好了,桌上摆满了菜,洗好手就能吃。
三个人一起吃完饭,侄女对崔美青的陌生少了很多,她围着崔美青叽叽喳喳讲话,对这个传说中学习特别好,知识渊博的嬢嬢特别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