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她的这一套衣服是秦汉时期的形制,黑红相间,宽袍大袖,帽子是进贤冠,戴到头上可以自动长高五厘米。
崔美青换上衣服,扎丸子头,把头发丝全收到帽子里,再学一学古人走路的方式,还真带着点加冠成人的意气风发。
班里的走读生为了拍照留念,申请拿手机来学校。所以,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崔美青被班上的同学拉着合照,笑得表情都木了。
晚上七点,学生在体育馆集合。
加冠是今天的第一项活动。
崔美青和罗清聪代表文科和理科上台接受校长的加冠,校长把帽子给她们戴好,并嘱咐她们:“继续努力,为其他学生做好表率。”
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41班和46班尤其激动,鼓掌的声音都比其他班大。
上面站着的可是她们班的学霸!
加冠结束后,高三全体老师分发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卡片,卡片上写着他们为学生写的寄语。
崔美青收到了历史老师和班主任的卡片。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每一次超越自己,都是一次完美的成功。”
崔美青潸然泪下,她上辈子辜负了老师的期盼,也辜负了自己,这辈子,她一点不会重蹈覆辙的。
学生们三三两两的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合照,崔美青擦干眼泪,笑呵呵地找老师们合照。
成人礼用了两个晚自习的时间,效果却十分显著,学生们脑子中名为“学习”的弦一下子就紧绷起来。
但在怎么紧绷,身心上的疲惫都是无法避免的。
原市二中下午的休息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吃饭洗澡都很宽裕,你要是吃饭吃得快,还能约着小伙伴打打篮球。
但高三不能这样,高三的休息时间是四十分钟,吃完饭差不多就该回教室上自习了,老师会选出培优补差的学生到四楼的空教室上课。
崔美青觉得自己饿得越来越快,早上第四节 的上到一半,她的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
庄洁侧耳:“什么响?”
崔美青悄声道:“大概是我的肚子吧。”
庄洁想笑不敢笑,憋得肚子都疼了。
一下课,崔美青就像火烧屁股一样,拉着杨任意就往食堂跑。
今天食堂有香菇炖乌鸡,一份六块钱,比一般的菜贵,但崔美青咬咬牙还是要了一份。
上课太累了,她要多吃点补充营养。
今天食堂还准备了薄荷鸡蛋汤,香味浓郁、味道独特的薄荷清热解暑,正好适合8月份。
崔美青是真饿了,低头狂吃,好像再不吃下一秒就要饿死了。
何承燕端着盘子在食堂站着,看到崔美青和杨任意,她立刻走过去。
“学霸,我和你们一起吃。”
“诶,你不是走读吗?怎么来学校吃饭了?”杨任意奇怪道。
“我妈出差去了,要一个月才回来,这段时间我就住校了。”
崔美青抬头,小声问道:“那住校了你还能出去吗?”
“能,我走读的通行卡还在呢。”
崔美青很羡慕:“真好,自由自在的。快吃快吃,今天的薄荷鸡蛋汤很不错,薄荷很新鲜。”
这个星期的周天,老师让他们去学校门口迎接新来的高一学生。
崔美青只觉恍然如梦,原来她们已经成为可以迎接新生入校的老学生了?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到正式开学的日子,41班来了两个复读生。
复读生在台上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张震强。”
“我叫秦瑞泽。”
崔美青盯着台上的“新同学”。
秦瑞泽是上一届高三的文科第一,他考试的时候太紧张了,把政治答案写到了地理的答题框里。但即使如此,他还是考上到了610。
云南高考的试卷是乙卷,难度不高,分数偏高,加上民族加分,云南每年的一本文科划线都非常高。所以他这个成绩虽然可以进入一本,但要想上更好的985,211高校是不可能了。
所以他选择了再次复读。上辈子,他成功了。
年级第一回 头复读,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崔美青佩服这种及时止损、心智坚定的对手。
她也会全力以赴的。
高三的主旋律只有两个:学习、考试。学生的半月假变成了月假,别人休息,她们考试。
每个星期一次小考,每个月一次大考,考试座位按名次排,这个星期你在一考场,下个星期说不定你就在二考场了。
崔美青第一次月考就给了秦瑞泽一个下马威。两个人的主科成绩不相上下,但在政史地上,崔美青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