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崔春梅这个同龄的亲戚上,崔美青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和人相处是需要缘分的,像她和春梅这样没有缘分的人就算像闺蜜一样亲密的躺在一张床上,盖着同一床被子,也依然会把彼此当做陌生人。
早上七点半,李英婼做好早点,在姑娘门口不停敲门:“起来了,起来了,别睡了,你们今天不是要去学校吗?”
崔美青迷迷糊糊地打开手机瞄了一眼,才七点半呢,起那么早干什么啊。
妈妈还在继续敲门,声音很温柔,但语速很快,透露出几分急躁。
崔美青坐起来扒头发,她的头发假期长了好多,已经可以扎起来了。
只是头发一长就难打理,每次起床头发都打结,乱成一团,实在太难梳了。
崔美青爬起来梳头发,一边梳一边还没忘记把崔春梅推醒。
吃好饭,收拾好东西,四个人踏上前往学校的路。
原市二中在北部区,越靠近学校,建筑物就越少,行道树绿油油的,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到了学校,两对父女在学长学姐们的引导下分道扬镳,各自前往各自的教室报道。
原市二中的建筑以红白色为主,一进校门就是宽阔的操场,操场旁边是两栋办公楼,两栋教学楼在操场的正前方,升旗台设立在两栋楼的正前方,宿舍楼和篮球场、跑道分布在操场的两边,食堂在宿舍楼的旁边,有一食堂和二食堂。
整个学校一览无余,占地面积只有原市一中的一半。
崔林院有些不满意这个学校,在他看来,原市二中的设施比一中差太多了。
但是,到教室报道以后,他又觉得这个学校还是挺不错的。
和招生老师宣传的一样,崔美青不用交学费、住宿费,只要交一点伙食费、校服费和书费就行。
崔春梅入学交了四千块钱,姑娘却只用交了一千二,其中的二百多还是两套校服费。
这样算下来,姑娘三年高中不知道能省多少钱。
更不用说,姑娘一个月还有500的补助,那算下来,一年的补助起码有5000,这不是相当于上学不花钱嘛。
崔美青的入学成绩是全校第一,班主任很明显记得她,听到她说自己的名字,还抬头看了她好几眼。
崔志青喜形于色,脸上的得意都快掩饰不住了。
崔美青不怎么说话,进来二中后的她一直很沉默,眼神飘忽,表情迷离,似乎正在被什么东西冲击着。
OMG,这是怎么回事。
崔美青的内心掀起波涛巨浪。
她自从进到二中,她转头看办公楼,就觉得办公楼前面的草地应该有一棵桂花树。
走入教学楼,进入教室,看到班主任,她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声音:“鲁达。”
而班主任的名字其实叫鲁达开。
鲁达是哈尼话里骂人不成器的脏话。
走到宿舍楼附近的食堂,那就更不得了了,她的脑子里凭空出现好几百个学生撒丫子冲刺的场景,异常壮观。
这是怎么回事?
崔美青想捂头,她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幻想症啊。
到了宿舍,她头晕脑胀的状况终于消失了,结果在下铺铺床的同学一抬头,她的脑子又开始罢工了。
“你好,”女孩的声音带着一点刻意的播音腔:“我叫何萍雅。”
崔美青不敢看她,一看她,她就头晕。
“你好,我叫崔美青。”
介绍完名字后,崔美青低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铺床,根本不敢抬头看人。
何萍雅听到崔美青的名字,眼睛一亮,她想继续说点什么,但崔美青在上铺,铺床铺的时候异常认真,头都不抬一下,她根本找不到机会和她说话。
宿舍里陆陆续续进来一些新同学,何萍雅的注意力这才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收拾好东西,崔美青拉着爸爸就往外走,甚至都没有和新同学们打招呼,她不能再待在学校了,她感觉自己中邪了。
崔美青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一堆生活用品,洗衣粉、香皂、漱口缸……等她从小卖部出来,双手已经提不下东西了。
崔林院帮她提的时候伸头看了一样,忍不住问:“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
崔美青理所当然道:“我两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诶,半个月的吃喝拉撒都在学校,多买点生活用品怎么了?”
崔林院有些惆怅,“你不说我都忘记了,唉,高中生真是不容易。”
两人提着生活用品回到宿舍,崔美青已经可以淡定应对脑海中若隐若现的各种画面了,她镇定地收拾东西,冷静地透过脑子里莫名其妙的画面用眼睛观察了解她的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