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焦氏虽然好奇自己闺女为什么问这么奇怪的问题,但问问不用付钱,也就随她去了。
孟氏黄氏更是不会说些什么,没见着婆婆都没反对吗。
最后,李宝儿又买了些瓜子,算了账,一群人这才出了杂货铺。
第31章 辣椒又是什么?
一群人又驾着驴车来到卖盐的地方,买了两斤的盐。
正好卖盐的旁边就是一家药铺,李宝儿带着李焦氏到药铺里买卤肉用香料跟红枣枸杞,回去补补气血。
药铺里所有的东西都有就是辣椒没有。
药童不知道辣椒是什么,就问:“辣椒又是什么?姑娘是否记错名字了?”
李宝儿一愣,说:“既使一种辛辣味的植物,可做食用也可药用。”
药童恍然大悟:“姑娘说的是茱萸还是芥末?茱萸我们有,芥末就没有了。”
李宝儿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道:“就是茱萸了。”看样子辣椒这边也是没有。
能吃的东西实在太少,难怪陈掌柜宁愿花高价都要把丸子买回去。
李焦氏对李宝儿买这些乱七八糟的药是一脸的抽蓄呀,没事乱买什么药,这不是咒自己嘛,跟着进来时一脸的不愿意。
李宝儿瞧着也是觉得好笑。
趁药童抓药的时候一脸神秘的低声在她耳边说:“这些是准备新的吃食,娘可不许说出去我买了什么药哦。”
李焦氏一听又是新的吃食,这脸说变就变,一秒都不带转化的。
她今天可是亲眼瞧见闺女把她做的吃食卖了多少钱的。于是便对闺女研究吃食那是绝对的同意。
毕竟怀里的银子还是火热热的呢,她也绝对不嫌银子多,研究的越多赚的越多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呢。
付款的时候,两包的药材要了五十文,李宝儿还小小的心疼了下。
终于该买的东西都买了,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李宝儿这才心满意足的跟着一行人,满载而归的回家去。
等驴车慢悠悠的回到李家村,在祠堂边的大树跟小伙伴玩耍的四郎,看到二郎赶着驴车回来,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走着。
祠堂离家也不差几百米,眼睛盯着都瞧的见,黄氏也就只叫他们跑慢点,没有下驴车。
等到家门口,在院里干活的李老六听到声音也已经迎在了门口,驴车一停就帮忙搬东西下来。
两小屁孩也屁颠屁颠的跑到门口,看到李老六搬着一袋袋的东西下驴车,都高兴的围着李老六转。
欢喜的声音,也吸引得让在房里的大房里的人都出来瞧了瞧,二丫跟四丫看到家里买了这么多的东西也都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娘,你们可回来了,这一早上的可是辛苦你们了!”
董氏笑着迎上去,也没有给李老六搭把手,就直接跟李焦氏问好,却又眼尖的去瞧带了些什么东西回来。
看到了一篮子的肉也是开心不已,但随后一想,嘴角却有点抽搐。
婆婆今天这么大方,又是白面又是肉的,估计买东西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那自己绣花样的钱…
心里想着,却也不好直接开口,只是脸色却越发的难看了。
不过此时也没有人注意到她的脸色。
李宝儿,孟氏各提着一个小篮子,一行人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堂屋。董氏也连忙让两个女儿去厨房倒两碗水过去,自己也紧跟着进去。
进了堂屋,李焦氏坐下后,松了口气说道:“今天的东西也总算是都卖完了,孟氏呀,你把钱拿出来,我们数数一共是收了多少。”
孟氏小心翼翼的把篮子提着拿给了李焦氏,只见李焦氏从里面拿出个沉甸甸的布袋,打开了个口,又让孟氏去拿几条小细绳过来。
然后自己拉着小闺女是一个个的开始数了起来。
对于数钱这种大事,其他人是没有权利上手的,所以李焦氏也只叫了小闺女一个人。
其他人都只能眼巴巴的围着一圈看着。
所以二丫四丫端了两碗水进来放在李焦氏跟李宝儿面前的后也只是乖乖的站到一边,不敢上去卖乖。
第32章 数钱
因为做的是散户,所以收的都是铜板,数到一百个就用绳子圈成一圈,这就是一吊钱了。
今天带的东西着实是不少,光橘子就有上百斤。
别看李家只有两棵橘子树,那可是有一定的树龄了呢,而且结的橘子是又大又甜,村里不知道是有多少家人在羡慕。
两亩多的青菜,也摘了七十多斤出去。
这些东西在出门前,李焦氏就让人称过,即使分称,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孟氏又是个胆小老实的,不怕她会贪!
所以自己跟李宝儿走开的时候才放心的让孟氏管着钱。
数到最后,是四吊钱又七十三文。